文牧野高考290分只上三本,今成为30亿导演,奇迹的背后是什么?
工地男孩景浩想通过搬砖挣到80万,却处处碰壁。
刚出狱的犯人想要融入社会,可他一脸凶相,难上加难。
七老八十的退休工人,都坐轮椅了,还想要回到工厂继续工作。
对于普通人而言,有个好工作,挣大钱,交到好朋友,或许就是奇迹,对于22岁的文牧野来说,能考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就是奇迹,毕竟他高考才290分。
年轻的文牧野从来没有跟过剧组,没有拍过长电影,第一次拍戏就要指导徐峥,还希望电影票房能上30亿,他凭什么呀?除非奇迹发生。
第一次站在北京电影学院门口时,文牧野的双手双脚忍不住发抖,一方面是北方的冬天太冷了,另一方面是心里没底。
一个高考290分的“差生”,却妄想成为电影界最高学府的一份子,文牧野母亲出家,父亲是普通的音乐老师,他想要逆袭,只能靠成绩。
可是文穆野从小到大都是班级倒数,高中时染着一头黄毛,要么坐最后一排,要么坐讲台旁边,老师也几乎放弃了他。
高考时,文牧野勉强考上一个三本学院,就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因为他从小就爱看电影,一部《黑客帝国》可以看四、五遍,不断研究电影的分镜头,配乐等要素。
差生文牧野的另外一面,就是拥有强大的导演能力和执行能力。
文牧野:“电影是一个综合的艺术,里面涉及摄影、剪辑、编剧、音乐、美术等等,导演要做的除了艺术创作之外,还需要和其他所有人达成共识,然后让其他部门彼此之间达成共识。”
毕业后,文牧野一边准备考研,一边筹集到5万元,准备拍一部微电影——《石头》
他在网络上发帖找到演员、灯光师、摄影师等工作人员,给的薪酬不高,来的都是志同道合之人。
除此之外,他还专门去大学找音乐系的学生做电影配角,面试多人后,他与谈吉他的黄超,一拍即合。
“在长春拍短片的时候,我就想要做原创音乐,因为那时候大家拍短片,很少用原创音乐的。”
《石头》上映后获得了包括“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影片奖”等5个大奖,成绩斐然。
另一边,“差生”文牧野考北电第二次宣告失败。
他从08年就开始考北电,连续考了三年,在2011年终于凭借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回族人文牧野侥幸上岸,成为知名导演田壮壮的研究生。
北电的学生大多会在暑假时跟剧组,找活儿干,而文牧野没有这样做。
他没事就跟导师聊天,从中国电影史聊到电影导演的创作初心。
文牧野:“壮壮老师给我的是世界观的启发,他问过我一个话,你究竟是喜欢拍电影,还是喜欢拍完电影后带给你的东西,比如名利?”
这个问题至今在考验着文牧野的内心。
读研期间,文牧野坚定地选择前者,他陆续写出原创剧本,找搭档,拍非盈利性质的短片,如《金兰桂芹》,《BATTLE》,《安魂曲》,其导演能力也在不断进步。
《安魂曲》只有12分钟,简单的叙事,灰暗的色调,晃动的镜头暗示男主角不安的人生,他把老婆的尸体卖去配冥婚,再拿着钱去救女儿,一直寡言少语,却令观众感受到巨大的悲伤。
《石头》、《金兰桂芹》等电影只能冲击青年电影节,但《安魂曲》却走出了青年导演的竞争范畴,获得亚洲国际短片大奖。这一年,文牧野29岁,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导演。
宁浩导演最讨厌只会侃大山,拍片计划做得完美又漂亮,但成片惨不忍睹的导演。
自从推出扶持青年导演的项目后(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他每年会面试许多人,浪费了很多精力,但也发掘了几位真正的人才,文牧野属于后一类别。
2015年,韩家女创作出剧本《生命之路》(后改名为我不是药神),并将其投递到宁浩手上。
《我不是药神》中,白血病人程勇为了治病,开始卖印度仿制药,结果意外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宁浩将这个项目交给擅长拍现实题材的文牧野,自己当监制,还找来徐峥做主演,电影投资7500万,还有周一围、王传君等知名演员加入,所有人都听从新人文牧野的指挥,而危机也暗藏其中。
年轻导演遇到大牌演员,很难驾驭他们,容易出现演员擅自改戏,不配合拍摄等情况。
新人文牧野偏偏又是一个细节控,追求完美。
例如,这次拍《奇迹·笨小孩》,哪怕对方是白发苍苍的老演员,文牧野一视同仁,严格把握表演的分寸感。
易烊千玺拿着水管“洗头”,文牧野要求他通过手缝冲出水花,而不是水柱,前者更上镜。
王宁:“他是会用秒表卡时间的一个导演!”
剧本上就两个字,但是文牧野要求演员和镜头完美配合,严格控制光影,精确到秒。
文牧野认为,勉强通过一个镜头,他说服不了自己,对不起买票的观众,也对不起剧组所有努力的人。
拍摄《我不是药神》时,文牧野要驾驭一群资深演员,他说:“我不能犯错,要强化对于电影的理解,要强化对于演员表演的理解,甚至是比演员更了解他的表演,这样才能去指导演员。”
程勇在初稿中是白血病人,但是文牧野思前想后,决定将程勇设定为卖印度神油的老板,增加人物的市井俗气,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人物的打斗戏,使电影更加精彩。
拍摄《奇迹·笨小孩》之前,文牧野去到深圳做采风,走访纪实的摄影师,浏览数千张深圳打工者的肖像,寻找人物特点。
他找到易烊千玺做主演,是因为易烊千玺也是深圳打工族的孩子,对工厂的情感,复杂又深刻。
文牧野口中的一句“强化理解”,背后付出的是以年为单位的努力,以及无数精巧构思。
从差生到北电的研究生,从新人到30亿票房导演,文牧野的人生飞速变化,好似奇迹,而奇迹背后是人为的努力,这也是文牧野拍《奇迹·笨小孩》的初衷。
文牧野说:“想要传递一个信念,我们只要去努力,就能够追求到我们想要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