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宣布降票价,良心之举获网友力挺,排片增长但依然堪忧
2月6日,大年初六,一个好消息传来。
电影《狙击手》片方宣布,自2022年2月7日起调整所有版本结算标准,A类为35元/人次,B类为30元/人次。
这也就意味着,从7日开始,《狙击手》票价将比之前降低5元/人次。
数据显示,截止2月6日上午12时左右,#2022春节档新片总票房破55亿#,但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史上最贵票价,要知道,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可是达到了53.1元。
对此有很多观众吐槽票价太贵,看不起电影,而从大年初二的观影人次来看,的确比大年初一少了不少。
如今,《狙击手》主动降价,虽然没在票房上抢到第一,但却在春节档八部电影中降低限价方面抢到了第一。
这一举措惠及观众,无疑会受到热烈的欢迎。
《狙击手》在降价方面走到了前列,这一波操作非常完美,给自己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也促使更多观众走进影院为这部电影主动消费。
但做出这个善举的背后,除了广大观众对春节档电影票价普遍太高的不满,还有《狙击手》这部电影在排片和票房上的太多辛酸。
张艺谋父女联合执导的电影《狙击手》自2月1日登陆春节档以来,获得大量好评,口碑在春节档全部八部影片中排名第一。
但票房方面却有点尴尬,截至2月6日上午12时,上映5天以后仅收获2.31亿票房,位列八部电影中第六位,排在其后的是两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和《小虎墩大英雄》。
同为抗美援朝题材,《长津湖之水门桥》总票房超过《狙击手》20多亿,另一部易烊千玺主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也超出其近10亿票房。
很多人不禁大跌眼镜,这个票房数字也太对不起大导演张艺谋的名号了。
有观众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狙击手》干不过《水门桥》情有可原,毕竟后者携创下57.75亿票房的《长津湖》余威,势不可挡。
而且《水门桥》大腕云集,三位导演陈凯歌、徐克、林超贤都是华语电影导演队伍中首屈一指的佼佼者,其名头丝毫不亚于张艺谋。
况且《水门桥》还集结了吴京、易烊千玺、朱亚文、段奕宏、胡军、李晨这样一支实力强大的演员队伍。
反观《狙击手》,能称得上大腕的除了导演张艺谋就只剩下演员张译了,可张译在片中不过是个打酱油的角色,这部电影其实最开始的剧本中并没有他,是张译探班《狙击手》时张艺谋给后加上去的。
当然,这一切都缘于两人合作多次的情怀,张译为了表示支持张艺谋,零片酬出演了这么个角色。
几位主要演员陈永胜、章宇、刘奕铁等都鲜为人知。
其次,好酒也怕巷子深。
《狙击手》虽然质量上佳,但此前宣传很少,声势不够,张艺谋忙于冬奥运开幕式准备,很少顾及自己这部电影。
可以断定,很多观众甚至不知道有《狙击手》这部电影。
第三,《狙击手》是聚焦于一个点,电影内容在很多人看来比较单一,从而可能失去兴趣。
大部分观众走进影院的目的是为了视觉享受,想让自己沉醉于刺激宏伟的大场面中不能自拔,感受震撼,而《狙击手》顾名思义,不过是单纯表达战场上的一种职业,很难惊天动地,于是便会有观众觉得索然无味。
以上三点,不可避免地造成观众流失,但这都不是最主要的。
很多观众反映,《狙击手》在自己所在城市排片很少,即使有排片,要么是午夜场,要么在凌晨,想去看,这时间段显然不合适。
就连《狙击手》剧方也忍不住辛酸吐槽:“感谢每1位观众的起早贪黑,感谢超186万观众选择相信。”
一句“起早贪黑”,道尽多少无奈。
口口相传之下,2月3日起,《狙击手》影院排片开始出现增长,票房也开始呈现逆跌之势。
特别是2月4日晚间冬奥运会开幕式过后,“你可以永远相信张艺谋”成为热点话题,连带着很多观众“自来水”安利《狙击手》。
2月5日晚间,官微发文,祝贺《水门桥》票房破2亿,连续三天逆跌。
所谓逆跌,就是指同一档期电影在票房普遍下跌的状况下,某部电影却逆向上涨,《狙击手》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无疑,这对《狙击手》和喜爱这部电影的观众来说,都是莫大的利好。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要得益于电影本身口碑,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排片增加。
有观众感叹,终于可以在白天看到《狙击手》了。
尽管如此,相较于其他电影,《狙击手》排片形势仍然不容乐观,2月6日的排片占比不到10%,列第五位,《水门桥》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排片占比则分别为《狙击手》的3倍和2.5倍。
距离笔者最近的一家影院,全天只排了两场,一场在上午,一场在晚上9点以后。
也有排片明显增加的,但要跑很远去看,这种情况下肯定会有很多人只好放弃。
此次《狙击手》剧组第一个官宣降价,一方面在观众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刺激更多观众去看这部电影,反向促使影院增加更多排片。
相较电影上映之前的营销,《狙击手》片方终于打了漂亮一仗,这波操作我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