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最高分,票房真是出乎意料……
真的,小妹我看不下去了!
虽然每年春节档都会有一些电影刷新纪录、改写榜单。
但还有一些电影,怀着搏一把的心态挤进春节档,最终不幸沦为了炮灰。
这类电影基本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演员票房号召力不强,或者剧情太烂,要不就是导演不入流。
可是,咱咋也没想到,春节首日就被甩出榜单的竟然是张艺谋的新片——
《狙击手》
看看这个票房榜单,《狙击手》的首日票房竟然还不及《熊出没》的一半。
不到5000万。
按照往年的惯例,除非头部电影大翻车,否则这类电影的总票房连破亿都很艰难。
其他电影就罢了,可这是张艺谋。
是即将在后天晚上(4号)给全球亿万观众带去冬奥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啊!
老谋子的艺术造诣不用多说,早期的辉煌更是毋庸置疑。
但自从踏足商业电影之后,争议就越发汹涌起来,前几年中美合拍片《长城》更是将质疑声推向了最高潮。
也许是那次的恶评真的伤到了国师,再加上岁数的原因,这几年的老谋子又尝试拍了几部不是那么张艺谋的电影。
像是水墨色的《影》。
谍战电影《悬崖之上》。
致敬自己的《一秒钟》。
略有不足,但这些绝对是国产佳片了。
而《狙击手》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电影,和《金刚川》《长津湖》等片子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算是 “任务”电影。
定档、撤档、再定档,躲过了《长津湖》,还是没能躲过和《水门桥》的正面硬刚。
不过从明星阵容和体量上说,《狙击手》都落了下风。
《狙击手》没有女性主演,领衔主演则是陈永胜。
不认识?很正常,他是张艺谋挑出来的新人,拍《狙击手》的时候才22岁。
新人需要戏骨来提携,而本片另一个看点,就是章宇。
对,《我不是药神》里的黄毛,《无名之辈》里的盗匪。
很多人在上映之前,就将本片和《长津湖》进行了一番对比,毕竟拍的都是抗美援朝这个大背景。
但如果你是抱着看特效、看战争场面、看恢弘气势的心态买了这部电影。
那你可能要失望了。
《狙击手》没有任何大场面(预告里把所有能称之为大场面的镜头全部剪进去了)。
正如它原本的片名《最冷的枪》,在茫茫大雪的覆盖下,这部片子的节奏、情绪、甚至是配乐,都是极为克制的。
电影开场就将敌我双方的冲突安排好了。
接到连长的任务,志愿军五班需要去指定地方将侦察兵亮亮解救回来。
五班的人不简单,他们都是一群训练有素的狙击兵。
按照线报提供的地点,五班一行人先是埋伏在战壕里,此时四周一片死寂,而不远处正躺着几名一动不动的志愿军战士。
其中就有连长让务必救回去的亮亮。
于是在班长的安排下,大家开始了有条不紊的救人任务,结果突遭暗枪。
大概也就过去了10分钟,电影就将第一个高潮抛了出来。
救人遇阻的五班战士不得已马上调整了战略,但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几番较量之后,我军牺牲了数名战士,当然美军也没占到什么便宜,他们躲在战壕里的狙击手被班长刘文武一枪正中眉心。
电影的前半段主要突出的就是刘文武百步穿杨的枪法,以及他作为班长的冷静、机智,和作为志愿军战士的勇敢和无畏。
这个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
虽然章宇大部分时间都是趴在雪堆上,用望远镜侦查着对方。
但他总能瞅准时机,弹无虚发。
没有正面一对一的肉搏,敌我之间也就不存在什么对手戏。
因此全片的情绪铺垫,都集中在班长和各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们身上。
以往这种片子,导演都喜欢在对战之前,拍摄大量文戏。
但本片并没有,开篇即战场,所有出场的人物都是直接就位,因此就要求编剧必须在对战当中,通过一些设定去突显人物的性格。
比如背负着铁板去救人的志愿军战士,走哪儿都戴着媳妇亲手织的手套的志愿军战士等等。
他们的名字看完也未必能记住,但他们在本片里的存在感却一点都不输主角。
当然,作为主旋律电影不可或缺的,或者说争议最大的仍然是牺牲所带来的煽情和主角光环过剩带来的违和。
关于煽情,咱们就不说了,不管电影的表现手法是否高明,观众还是普遍比较买账的。
但对主角光环就不一定了。
侦察兵亮亮作为美军的诱饵,被故意扔在没有任何隐蔽的空地上。
五班战士要想救人,就必须要离开战壕,而离开战壕就意味着暴露,稍有不慎就成为美军的活靶子。
因此要救人,必须要先灭敌。
试探,通过勺子的凸面去观察敌人的情况,声东击西,调虎离山。
本该是枯燥的对抗,被张艺谋拍的节奏感十足。
美军也不是一个符号,反而里面还增加了一些笑点,比如他们说标准的中文,和五班战士进行谈判。
刘班长的百步穿杨,被敌人忌惮,也被敌人称赞。
但他并不是男一号。
真正被着重塑造的,被编剧冠上主角光环的,是一个新兵大永。
从一个只爱哭的鼻涕虫,到被美军的冷枪震到,然后在到危急时刻牢牢握住主动权,全歼敌人,完美诠释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主角光环过剩的问题其实非常好解决,一句真人真事就可以瞬间平息争端。
大永的原型来自抗美援朝中,我军的神枪手张桃芳。
去年央视的开年大戏《跨过鸭绿江》中,也有个神枪手的角色叫陆乘风,其原型也是张桃芳。
张桃芳在参加志愿军时不到22岁,而且也没有去过前线,完完全全的新兵蛋子。
但这人就是对于射击有着近乎天赋般的准度,命中率高达49%,在“冷枪冷炮”运动中被称为敌人的头号杀手。
然而,对于看惯了狂轰乱炸的战争场面的观众来说,《狙击手》的剧情显得有些单一了。
整个春节档里,《狙击手》的片长也是最短的,掐头去尾不过一个半小时。
情节推进,情感爆发等,基本也都在观众的预料之中。
这也是命题作文无法避免的一些弊端,但相比于那些用大场面、用震撼的音效去突显战争惨烈的电影。
《狙击手》更像是一部化繁为简的信。
字数不多,但处处是真情,读完早已不知不知觉中泪流满面。
然而,被以如此惨烈的票房成绩甩出春节档,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