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黑马,我看好它
赶场看完《奇迹》,现在啃着干脆面写虎年的第一篇稿。
讲真,大家能接着相信文牧野。
小人物视角下的故事,还是暖心的感动。
决定给大家鉴片时,这是一部被我们选剩的电影。
我们备选了三部片,新闻妹和小白先手定了《四海》《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没人选,留给了我。
单看简介,它的题材就不占优。
事实也是如此,首日票房它的排位虽然居前,但不如看片名就知道什么基调的题材。
压力下的逆袭故事,很需要一些心理准备才能按下购票键。
因为情感消费无能。
哥自己也是如此,习惯了追求直白、短暂的情感刺激,纯粹的欢乐、戳心的感动,笑就完了,实在不成,让我哭也可以。
短视频圈养刺激之下,看值得一品的电影成了奢侈。
此外,它的故事太大众,小人物的逆袭还能拍出什么花样?
无非欲扬先抑峰回路转,普通人到了电影里自动光环加身,象征式的苦难只不过是主角莅临巅峰的陪衬,再祭出用力过猛飙泪互吼的桥段,以此传达自以为是的痛苦,最终来一个《西虹市首富》的天降机运,用悬浮式的转折硬凹大圆满。
这些是哥走进影院前最担心的,好在,《奇迹》全程无尿点。
(ps:再读下去有剧透)
男主景浩(易烊千玺饰)是个苦孩子,父亲抛弃妻子,母亲早逝,二十岁的少年带着患有先天心脏病的妹妹求生。
本是底层,却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发财。
因为妹妹的病情,孩子六岁了,需要在八岁之前做完心脏移植手术,手术费三十万打底,五十万不多,这对于一个开手机维修店连房租都交不起的少年来说,属于天文数字。
万幸,他生活于深圳,面对一片叫华强北的江湖。
景浩成了一个无时无刻追求时间收益最大化的人。
在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景浩更是如此,没钱,妹妹就会死。
他的生活圈里,兼职,如何搞钱,是熟人之间的永恒话题。
可随着病情划下的deadline越来越近,赚钱的速度远远不够。
机会来了,但野生江湖,机会与风险只有一线之隔。
为了治病,他押下维修店借贷,准备吃掉一批手机次品,转手卖出去,手术费不成问题。
显然,他不是一个被生活碾压却站在道德高地上以身作则,教化观众的模范人物。
只要能赚钱,他甚至会在违法边缘钻营。
本来一切按部就班,但整治来了,原本就是灰色地带的营生成了被打击的对象……
随之而来的,欠款、欠租、欠水电……资金链断裂。
困厄中的小人物,最不在乎的是什么?
体面太奢侈,不要了。
景浩第一次动手打人的对象,就是给自己介绍手机货源的朋友。上万部手机,如果在政策前出手,景浩会一夜暴富,即便做非法的手机炼金买卖,也是生财的手段。
但景浩还是跟他决裂了,只为了朋友欠他的两千块。
因为交不起房租,他跟妹妹居无定所,两千块足以救命。
安稳太奢侈,也不能在乎了。
景浩抵押所有身家,只求一个改命的机会,不是改自己的命,而是世上唯一的亲人,虽然被其他高级打工仔嘲讽:“你这样的打工仔我见多了,图一夜暴富好高骛远。”
“你也是打工的”,一向隐忍的少年骂了回去。
人的酸苦并不相通,三和大神那般的安稳与得过且过,都是景浩得不到的生活。
相比导演老炮们用动辄月薪几十万呈现普通人的生活,一向以平民视角见长的文牧野,懂得什么才是普通人的欲望。
比如自己的命,是活下去最后的筹码。
见惯了称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人间真实的场景写满了为了走出穷困铤而走险。
为了博得一个与购货商说话的机会,他可以骑车在窄巷飞驰,摔得鼻青脸肿一身伤。
面对半夜偷货的手机炼金商,他死命也要抓住飞驰的货车,派出所里,民警劝被甩下车的景浩为了那些旧手机,不至于。
只有少年知道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分量,默默说着:我在乎。
看着男主在台风天徒步接妹妹,想起了很多新闻。
一位单身妈妈因为孩子弄丢了5块钱的地铁票,连扇孩子耳光,打得孩子团团转。很多人骂她,后来才知道,这位妈妈是钟点工,每个月只赚900块。
一位司机面对台风苦力撑着货车,可风太大了,车被吹翻,他被压在了下面。
这部电影里,能见到他们的身影,那些被很快忘记的平凡人。
《我不是药神》里病人目送自己的救命恩人坐上囚车,那句可以被载入影史的“世界上只一种病,穷病”,延续在《奇迹》的小人物身上。
说来也怪,明明故事以圆满的结尾收场,千百双手为台上的男主挥舞,灯光闪烁掌声雷动,看到这个场景,哥依然觉着,苦。
就像你明明知道会有一个这样的结局,所谓的奇迹终将发生在少年身上,但看完电影,真心觉着他本该收获这些,受苦的人获得了命运的应许。
或许因为拍摄、音乐、演技、情节等等影视手法,也或许这样的故事,在深圳那片诞生奇迹的土地上,不断真实上演着。
电影的全名叫《奇迹·笨小孩》,什么是笨小孩?
歌词里唱着老天爱笨小孩,往着胸口拍一拍呀,勇敢站起来。
先前我们的访谈《笨小孩故事计划》里,有一个固定的提问:你怎么看笨小孩?
我们曾试着给它提供一个定义,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