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看不懂的电影就是好电影吗?
《开拍吧》新一期来了,导演郝杰执导的《冯海的梦》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一部分人觉得这是自嗨,过于自我表达,与普通观众没有产生共鸣,一部分人觉得这很高级,有思想、有内涵。
那么问题来了,让人看懂的电影是好电影,还是让人看不懂的电影是好电影?亦或是这部短片为什么让影评人和观众的口碑两极化?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说说《冯海的梦》,片中,冯海是牛,老实巴交,没有老婆。
王凤想做牛,可做了牛又想做羊,不被牵着走,而是漫山遍野的跑。狗是旁观者,以它的视角看待人物的迷茫、尝试、追求。
鹅则是过路人,因为生活的构成,有当事人、有参与者、有旁观者,自然就有与当事人毫不相关的过路人,这些元素凑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日子是两个人过,但生活却是一群人过。
在《冯海的梦》中郝杰用动物的意象代替角色,诠释冯海的这场梦,他一个人过了大半辈子,想有一个家。
于是他将自己周围的事物想象成了家的构成,可他的周围只有牛、狗、鹅、羊,它们也就成了他们。
但因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所以它们成不了真实的人,即使在冯海的梦里,它们还是动物的样子,只有王凤是真的,可王凤也离他而去。
这种离开,是王凤的迷茫、尝试,也是冯海的追求。
这种追求都在解释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该去哪”,王凤和冯海没经历过,幻想着美好,一旦经历过,又想着逃离。
可是,《冯海的梦》这部短片中又有太多的留白。
短片没有起承转合,没有冲突矛盾,让人看得云里雾里,没有快感,普通观众肯定不喜欢。
影评人看电影是挑刺,普通观众看电影是消遣,目的不同决定了对某部电影的评价不同,这无可厚非。
同样,看电影也不该分个三六九等。
你觉得你看懂了某部电影,你就很高级,其他人觉得这部电影很无聊,你就说别人低级,这是错误的做法。
因为每个人看电影的诉求不同,影评人看寓意、看构图、看技法,普通观众看到片中某个女演员长得漂亮,就觉得这是部好电影。
这种对电影认知可能很肤浅?可这有错吗?
当然没错,普通观众又不在乎电影留白有多牛叉,只看电影好不好,某一处触动了他们的“好”,那这部电影就是“好”。
影评人则不同,在“好”之外,还会深究这部电影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值不值得夸一句好,因为他们能看到更多好的原因与不好的问题。
换句话说,也就是影评人看电影,用几个步骤看完一部电影;普通人看电影,直接一步到位,不会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的矛盾与冲突天然存在。
但影评人不该以认知多就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观众的身上,应该是为普通观众补足他们看不到的部分。
同理,普通观众也不能蛮横地固执,以一个包容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若接受则理解,若不接受则不理会,争论无对错,但争吵伤身体。
标签: 让人看不懂的电影就是好电影吗? 冯海的梦 影评人 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