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首日票房破4千万!“废土风”美学来到现实
10月22日,电影《沙丘》上映,首日国内票房已突破4千万,全球票房也在3天内达到2.2亿美元,国内外影评人一致认为,这是2021年的必看电影。
这部由在1965年出版、被称为“史上最伟大科幻小说之一”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科幻影视之作,有此佳绩早已可被预见。
比如其演员阵容,包含漫威宇宙中的灭霸、蜘蛛侠“女友”,DC宇宙中的海王,以及担任男主的演员“甜茶”Timothée Chalamet,加上演员张晋的表现,均为影片增色不少。
其掌镜导演,是有着《焦土之城》、《银翼杀手2049》等多部经典之作的丹尼斯·维伦纽瓦,而为影片配乐者,是被称“好莱坞王者之音”的音乐家汉斯·季默。
这样的“梦幻双打”合作下,在原著小说中被描绘的那个未来世界,以及在整个宇宙领域中,包含家国动荡、阴谋战争、科幻技术所掀起的巨大波澜,都最大程度地在电影中得到了还原。
但除了演员与制作人马、场景还原度高等原因外,《沙丘》同样值得被好好细品的,还有当中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废土风美学”表达。
此前你或许已对“废土”略有耳闻,虽这种风格在影视、游戏领域中已有着大批粉丝,但在时尚领域中仍是一种小众风格。
也正因大部分国内玩家们对“废土”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大家心中并未建立起一个风格代表,便令品牌良莠不齐,而仍在影院上映中的《沙丘》,或可成为大家入门“废土”的契机。
01
从圣经走到影视
“废土风”来到现实
Apocalypse启示录一词,源于《圣经》,是其最后一章的标题,当中记载了末日审判的情景,随着时代演变,后人将“启示录”的定义引申为:由生化、核战、陨石撞击等事件引起的“世界末日”。
至于原指在末日审判后之情景的“后启示录”,定义也得到了引申:当末日灾难发生后,文明倒退甚至接近消亡,人类在废墟中求生的行为与思想。
之所以提及这个释义,便是因为“废土风”并非空穴来风,它正是从大家对“后启示录”的理解而来,并在二战后开始得到传播。
当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下原子弹,且战后的美、苏在冷战时代均开始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彼时已深知核武器可怕的人们,自然对现代战争及科技发展带来的副作用感到恐惧,同时也不停地刺激着民众对于末日光景的幻想,“废土风”雏形渐露。
这种情感便开始被投射到各种带有警示性的影视作品中,比如讲述主角于陌生星球上着陆的《人猿星球》,片中人物的褴褛衣着、荒芜星球上的大片黄土地,各种“废土”设定令这部1968年上映的电影,被认为是最早展现这个概念的鼻祖。
再到1979年,《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第一部面世,比起前者,这部影片在机能风服饰的映衬下,具有现代甚至未来感,部分人更认为带有“赛博朋克风格”。
然而正因那片毫无生机的荒漠、劲爆的追逐战,还有各种铁甲战车与机械手、破皮衣等服装,都表现出了末日的残酷与破败,这个系列才被进一步细化定义为“废土风”。
在《疯狂的麦克斯》系列后,大众对“废土风”已有一定认知,甚至在对这种风格美学逐渐产生追求后,将其表现到游戏作品之中。
比如游戏公司EA(Electronic Arts)在1988年发布的《Wasteland》,虽当时的画面效果未能令大多数人的视觉得到满足,但被设定为后世界末日的游戏背景,令其因此得到“废土游戏教父”称号。
在此铺垫之下,大名鼎鼎的《Fallout》系列游戏在之后诞生,当中比如为了适应“末日、避难”环境而设的独特着装设计等,高科技设备但破败荒凉的环境等,都是贯穿游戏全系列的美学语言。
从《圣经》中展现雏形,并轮番在不同的科幻电影和游戏诠释下,“废土风”已在玩家群体中,真正地令其认知度有了飞跃式提升。
02
“废土风”怎么穿?
《沙丘》给出教科书示范
虽然“废土”最初是大众对于破败荒凉、文明消逝的城市废墟这种视觉,作出的总结性名词,而它成为影视、游戏作品的热门元素,耳濡目染下,玩家们便将其引申成为一种风格。
于是如今我们可看到,无论是视觉表达抑或单品设计,“废土风”都更频繁地出现在时尚领域。
比如《Vogue》就曾以把“废土风”演绎得最标准的《疯狂的麦克斯》为灵感拍摄造型大片,并特意运用常在“废土”电影中出现的Monster Truck“大轮车”作为道具。
穿着以破布、动物皮革打造的西部风情服饰,发型稍显随意与凌乱的模特们,在蓝天背景和一片无人的浩瀚荒漠映衬下,彷如电影中的“废土”真的来到了现实。
虽时尚圈已关注到“废土风”,但正如开头所说,它仍是潮流时尚领域中较小众的风格,要找出一个参考实则不易。
至于在《沙丘》这部科幻大作面世后,我们在当中能看到堪称教科书式的“废土风”穿搭演绎,这也成为了我们审美“进阶”的新契机。
“废土风”其实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首先便是常见的色调。在《沙丘》中,便能看到灰度较重的蓝天,以及满眼的土黄色与大地色。
换言之,在破败城市的背景之下,基本不会出现象征活力、希望的明亮鲜艳颜色,而是通过黑白灰、大地色、军绿色这类灰度高且暗沉的颜色作主视觉,营造出“世界末日”的绝望感。
做旧、水洗工艺,基本上已成为“废土风”服饰的代名词,而在细节处,则会采用破坏、泼墨处理,便令服饰呈现出一种符合文化背景的破旧、肮脏、粗糙感。
此外,比如剪裁、染色都不均匀的薄纱材质垂坠长袍披挂等,则是反映荒漠干燥气候的标志单品。
有趣的是,在《沙丘》中频繁出现的不规则剪裁、薄纱材质内搭或外披,部分玩家认为,比起将其归纳于“废土风”,这类服饰还更像是Rick Owens的风格。
看过《沙丘》的玩家便会知道,影片中有一套对人类十分重要、甚至离开它便活不过2小时的关键装备——“蒸馏服”,这件单品则集结了“废土风”服饰的关键。
为了应对极端的恶劣环境,蒸馏服自带功能性。除了基本的护目、身体温度调节等,往往具有一套精巧的过滤系统,可将人体排出的水分,转化为维系生命的可饮用水,而这套服饰的外观,看起来则具十足的科技感。
现代“废土风”服饰自然不能媲美这样的高科技生存装扮,但亦会从细节中尽量还原这种“科技感”设定。
比如运用活褶、纹理、外骨骼元素,模拟出服饰上的科技零件纹路与真实感,且通过一定的贴身束缚,展现强壮身体,以强调“适者生存”。
电影中的“蒸馏服”由戏服设计师乔斯·芬兰德打造
他曾为初代“蝙蝠侠”制作服装
近期则与NASA合作设计了新的宇航服和头盔
随着把“废土风”服饰演绎得出神入化《沙丘》热映,如今这种风格更有了新的“沙丘风”之称,而加拿大独立音乐才女Grimes,便是当中不得不提的风格先锋代表。
在《沙丘》上映前,影片方找到Grimes,希望她作为推广者或头号粉丝,演绎“废土风”同时为影片预热。
于是在9月的时装界盛宴Met Gala上,我们先是看到了Grimes穿着时装品牌Iris Van Herpen一条带有未来感的高定裙装,并带上了一把金属剑,而金属面罩的灵感便是源自电影。
到了10月初,Grimes穿着来自保加利亚的“废土风”品牌DEMOBAZA,与《沙丘》打造的全套合作款走在洛杉矶街头,服饰上多处细节都呼应着“废土风”的精髓所在。
Grimes这次预热带货得到众多玩家的关注,而在《沙丘》正式上映后,当中原汁原味的“废土风”再次受到了各界热议。
03.
“废土”x时尚
相悖的命题如何共存
在众多媒介历来的审美建设下,该风格的优秀模板,在玩家心中其实已基本成型,剩下的便是在众多品牌各家争鸣下,良好地持续发展。
当中不得不提的便是DEMOBAZA,从服饰材质、细节的设计还原,再到通过叠穿营造的未来感与孤立气息,都令大家对其发出“为废土风而生”的极高评价。
但此时你也可发现,潜心钻研“废土”的DEMOBAZA实际上还是非常小众的存在,这便可说明,虽然风潮已吹到当下,除了“是否能把握设计精髓”之余,但会因为“废土”精神与追求精致、摩登的时尚界命题相悖,便令品牌在打造“废土风”时,也极易产生偏差,同时影响其走上更大的时尚舞台。
近年,国内也有潮流品牌在尝试深入探索“废土风”,即便成立最初可凭借独特的风格受到国内玩家极大关注,但设计也随着如“户外”、“Oversized”等潮流风向、受众人群的影响,令“废土风”变得并不纯粹,空洞、缺乏精髓的轮廓下,有了几分迎合市场的意味。
《沙丘》的大热,背后包含着太多的意义:重现原著小说中庞大的未来封建帝国体系、对“末日后世界”的畅想与警示性,此外,对后续的“废土风”发展,也起到了如一座桥梁的连接、稳定作用。
即便在潮流、时尚领域中,大部分个体仍对“废土风”处于一知半解、甚至理解偏差的状态,而希望在《沙丘》后,国内能出现更优质的相关内容与品牌。
人类自然不希望“末日”真正到来,
但你会不会也想尝试下“废土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