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艺术 > 今天开画的科幻大片,之前难产了40年|周黎明专栏

今天开画的科幻大片,之前难产了40年|周黎明专栏

时间:2021-10-23 04:15:08 来源:互联网

开腔

《沙丘》是好莱坞的著名公案。

一部没有拍出来,一部拍出来恶评如潮。

但是也都双双成了电影史上的传奇。

而“《沙丘》没法拍”更是成了一个经久不息的行业诅咒。

直到四十年过去,新版电影终于再以好莱坞头部大片的姿态重新问世。

中文世界首屈一指的好莱坞专家周黎明先生简要回顾了这个著名IP的前世今生。

——枪稿主编 徐元

《沙丘》的传奇故事

文/周黎明

作者简介:影评人,双语作家。

《沙丘》是一部很难拍的电影。

自第一部小说1965年出版后,几乎所有书迷都认为适合拍成电影,而《沙丘》的书迷在海外绝对不算少数。况且,作者弗兰克·赫伯特乘胜追击,写下了五部续集,直到1986年去世。这六本小说组成了《沙丘》正传,塑造了一个极其宏大的《沙丘》宇宙,英文叫做Duneuniverse,简称Duniverse。

这IP够强了吧?

整个《沙丘》宇宙不仅仅是这六本的内容。赫伯特留下了不少笔记和草稿,后来他儿子布莱恩联合另一位科幻作家凯文·安德森陆续将这些内容进行扩充,又出版了几十本小说——有前史,有后续,还有正传故事和人物的补充,最新一个讲卡拉丹星球的系列到现在还没出全呢。此外,还有同人作品,比如《沙丘百科全书》是1985年由43位作者联合创作的,扩展了正史中的细节,当时获得了赫伯特的首肯。可是,后来赫伯特儿子及拍档撰写《沙丘》系列其他作品时,并没有遵循百科全书的线索,所以,这百科全书秒变成了同人文,孤例于整个体系之外。

赫伯特的原著《沙丘》是第一部同时获雨果奖和星云奖的长篇小说,其衍生作品影响了无数科幻电影与游戏

整个“沙丘宇宙”,其规模是跟“漫威”或“星球大战”同一级别的,堪称影视化再创作取之不尽的宝库。

大卫·林奇的魔幻之举

然而,电影界寻找这芝麻开门的秘钥,找了50多年。

1984年版电影《沙丘》很多人听过,但没看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大卫·林奇。可是,你在该片的演职员表里,找不到大卫·林奇的名字;在导演一栏里,赫然列出的名字叫作Alan Smithee。

拍摄《沙丘》时的林奇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实际上,电影界没有AlanSmithee这么一个人。这是一个假名。当一位导演拒绝署名时,按照好莱坞行规,就会写上Alan Smithee。大卫·林奇拍完《沙丘》后,对影片非常不满,跟片商也发生冲突,所以他拒绝署名,算是珍惜羽毛吧。

这部《沙丘》上映后,口碑一败涂地,票房一塌糊涂,成了公认的烂片。

我是近年才看到这部影片的,可能是期待太低的缘故,看完后,居然觉得:没那么烂呀!基本的工业水准是有的,毕竟是大投资嘛,那时的4000万刀可不是小数目;甚至基本的艺术水准也没缺席,毕竟主要是由林奇掌控的。

但是——关键是“但是”——这部影片从骨子里就有问题,而且是林奇无法推脱给片商的问题。

大卫·林奇虽未获得84版《沙丘》的剪辑权,但他本人也承认该片是败笔

第一, 林奇是电影大师,但他不是科幻片大师,他接触《沙丘》项目前,居然没看过原著。要知道,多数人参与《沙丘》,首先是因为喜欢原著。(如汉斯·基默为了《沙丘》推掉了老搭档诺兰《信条》的配乐。)我觉得类型这个东西,很大程度是天生的喜好,你喜欢才会有感觉,不喜欢硬要去拍,最多只能交一个行货。你能感觉到,林奇对于沙丘这个故事是无感的,就好像某一个美女,其实不是你的款,但旁边的人都说喜欢,所以你产生错觉,以为自己也一定会喜欢。

第二,《沙丘》里有一些场景,不仅仅需要钱,还需要技术。1984年那阵还没有电脑特效,所有的特效都得物理制作。这方面《星球大战》就很厉害,影片中特效场景属于画龙点睛,卢卡斯钱更少,但他对这玩意超有兴趣,所以专门成立了工业光魔,来研发这些特效制作技术。如果没有那样的创作热情,光想花钱买特效,在那个年代,还是比较难的。

大卫·林奇执导84版《沙丘》中的沙虫形象

第三, 就是美学趣味了。很多人批评该片的服化道太夸张,简直有点坎普。但坎普经过时间的洗礼,居然成了一种特色,一个卖点。

84版《沙丘》的糟糕特效

举个例子:《沙丘》里的人物会装一个屏蔽场,一旦打开,就能阻挡一下投射过来的刀枪和子弹。我想象那应该是一层薄薄的光,应该是无形的,但影像作品嘛,肯定要把它视觉化。林奇大师居然做成了类似玻璃魔方的块状。

惊到了吧?这是没钱做特效,还是卡通化处理?或许就是一种超级坎普。反正,最终成了无意识搞笑。可《沙丘》不是喜剧啊。如果我是《沙丘》迷,我的反应肯定是“我靠!”相比之下,新版的屏蔽场采用了物体抖动的效果。

2021版《沙丘》在特效上大有改进

《沙丘》迷大概可以举出几百个槽点,油管上有许多这样的视频,吐槽者不限于某个年龄段。

林奇版的演员阵容是不差的,但男主角选了林奇的御用演员凯尔·麦克拉克伦,一点少年感都没有。甜茶也20多岁了,但起码看上去可以冒充15岁,符合书中的开场年龄。林奇压根没打算尊重原著,是典型的好莱坞态度——原著的东西符合思路就用,不符合就改。

84版《沙丘》的主角(右)气质远不如今年上映的《沙丘》主角甜茶(左)吻合原著

佐杜洛夫斯基的未竟之志

林奇之前,雷德利·斯科特曾筹备拍摄《沙丘》,但因家庭原因放弃了。之后他拍摄了《银翼杀手》,35年后,维伦纽瓦拍摄了续集《银翼杀手2049》。

比斯格特更早的1970年代,智利-法国鬼才导演佐杜洛夫斯基曾拿到过原著拍摄权,试图开发成一个宏伟的电影。影片并没有得到拍摄,但获得了“史上未拍摄的最伟大的影片”(the greatest movie never made)的奇怪称号。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搞笑的说法,你若了解来龙去脉,就会同意,这是名副其实的。

佐杜洛夫斯基的《圣山》(1973)满是视觉奇观与宗教象征

佐杜洛夫斯基的作品不多,资源也不好找,但你只要查出几个《圣山》《鼹鼠》的片段,你就会被那惊人的视觉想象和朦胧的宗教意识所惊到。佐杜离标准商业片的距离,要比林奇离好莱坞遥远得多,而且,他会比林奇更不尊重原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要“强奸”原著作者。(原话:“当你拍摄一部影片时,你必须不尊重原著。这就跟结婚一样……如果你尊重那个女人,你就不会有孩子。你需要扒开衣服,强奸新娘——那样你才会拍出自己的影片。我就是在强奸弗兰克·赫伯特……但用爱来强奸。”)

搁今天,他还没写完创意书,就可能被社死了。

不过,林奇的失败大大缓解了佐杜洛夫斯基的遗憾

还有一个离谱的决定:他将启用自己儿子来扮演男主角保罗。话说回来,他儿子当时确实才十几岁,相貌英俊,而且在突击训练各种打斗技巧。但他仅仅演过老爸的《鼹鼠》。搁在其他地方,你好歹装装样子搞一个公开试镜,最后佯装别人都不合格,被迫启用自己儿子。

其他角色:他敲定了奥逊·威尔斯演大胖子反角,米克·贾格尔演费衣德,并且以每分钟戏份(指剪辑后)十万美元的高价,邀请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加盟,饰演皇帝。你说这个方案好莱坞片商怎么可能会认可呢?他以为自己是诺兰啊?

佐杜洛夫斯基原本打算邀请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1904-1989)出演《沙丘》中的皇帝

在好莱坞,你能享受到多大的自主权,能招徕怎样的金主,完全看你之前作品的赚钱能力。佐杜一向拍邪典片,小圈子好评如潮,但那不等于票房大卖。(佐杜名言:“我拍电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赔钱。”)

但佐杜版《沙丘》绝不仅仅停留在痴人说梦,它的最大价值在于招聘了一批当年的新生力量,为影片创作了相当详尽的设计图。影片虽然胎死腹中,但这些才华卓越的年轻人后来参与了其他科幻片,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无论是《异形》《终结者》,还是《第五元素》《超时空接触》,都受惠于此,比如瑞典画家H.R.Giger设计的哈克南城堡,后来被原封不动用到了《普罗米修斯》中。《亡命驾驶》导演雷弗恩曾把佐杜的《沙丘》比作“成百上千万块黑色空间的碎片”,从万众瞩目的未完成科幻神作,裂变成众多科幻大片的基石。

佐杜洛夫斯基和团队为《沙丘》的开拍准备了四年,仅概念设计就花去200多万美金,后来诸多科幻大片的设计都源于此

佐杜给《沙丘》的预算是1500万美元,但1976年原著作者赫伯特见他时,他已经花掉了200万做前期。而且,他的片长是14小时。比较一下,一年后的《星球大战》耗资1100万。问题是,按照佐杜的土豪花钱法,1500万是绝对打不住的。当然,我不是资本家,无需为片商操心。佐杜及其粉丝坚信,《星球大战》的江湖地位本来应该属于它的。我不相信它能赶在《星球大战》之前问世(即便开拍),也不相信它能获得后者的票房成绩,但它或许能获得跟《2001太空遨游》齐肩的江湖地位。

放弃野心的迷你剧

时光飞跃到了2000年。美国科幻频道出资2000万,重新拍摄了《沙丘》。一共三集,每集一个半小时。正式剧名叫做《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

从性价比的角度,这个剧集可以说是拍得非常好了。毕竟只有林奇一半的钱,还要拍三部——长度相当于三部至少是两部故事片,确实不容易。

2000年那阵,电脑特效已经开始普及,但高精尖的东西仍然很贵。剧集《沙丘》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想了很多招,就拿骑沙虫的镜头来说,沙虫蠕动都是远景,而人在沙虫上则都是看不到背景的近景或特写,你只能看到沙虫的几块鳞片。那些宏大的城市和建筑也是这样,要么远景,要么就是近景——兄弟,那点钱,根本不够搭景啊,所以只能玩虚的。

剧集当然也用不起大明星。所有演员中,只有威廉·赫特是明星,但其他演员整体是不错的,就是低了两档配置。

预算只有两千万的剧集《沙丘魔堡2000》在特效上花了不少心思

三集《沙丘》取得了很好的口碑,三年后,又推出了三集《沙丘的孩子》,改编自第二和第三部小说。同样的预算,同样的套路,也是只雇了一个明星来演配角,这回是苏珊·萨兰登。还有一个演员算是歪打正着:扮演“孩子”的演员名叫James McAvoy,中国影迷亲切地称他为詹一美,后来火了。女粉丝若是想要看刚二十出头的一美哥,这部剧集中有大量袒露镜头,仿佛是他的个人耽美秀。

注意:詹一美不是《沙丘》男主角保罗,他扮演的是保罗和契尼所生的儿子,该角色出生于1969年《沙丘救世主》的末尾,在1976年《沙丘之子》担任中心角色,是1981年《沙丘神皇》中的“神皇”。出DVD套装时,占领C位的是已经成名的他,以及两位绿叶明星。

这六集迷你剧在国内很容易找到资源,而且非常适合在家庭、电脑或手机上观赏,对于多数想一窥究竟的观众,可能要比阅读小说更赏心悦目,也更节省时间。

《沙丘之子》(2003)的看点则在于被称为詹一美的演员James McAvoy

维伦纽瓦的世界

在《权力的游戏》问世前,剧集的特长是intimacy,小场景,重人物关系,而宏大则是大银幕的专属。读完《沙丘》,最强烈的感受是把“权游”放到了遥远的未来、遥远的星球。但维伦纽瓦肯定有一个更贴近的参照,那就是《指环王》,毕竟,《沙丘》的世界离不开宏大。

《沙丘》原著被称为科幻小说界的《魔戒》,电影之宏大亦比肩《指环王》

牛蛙跟彼得大帝一样,出发点就是尊重原著。这话说来容易,但看看佐杜和林奇的先例,就知道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我倒不是说不尊重就拍不出好电影,但要颠覆经典,首先得彻底吸收消化吧,不能囫囵吞枣。

2021版《沙丘》阵容豪华且选角符合原著设定

牛蛙版的演职员配置堪称无与伦比,那些领衔超英片或小金人得主在里面演配角,不仅是为了阵容豪华,更因为他们真的非常符合角色的设定。我之前并不知道赞达亚是谁,当我从一堆剧照中看到她时,脱口而出:这就是我看完小说和剧本后脑海浮现的契尼啊;当然,眼下这部影片中她的戏份很少,到将来的第二、第三集才是妥妥的女一号。

赞达亚饰演的契尼,或许会在续集中大放异彩

这版的特效是主要的亮点之一。尽管沙虫、城市肯定是电脑制作的,但维伦纽瓦为了追求逼真感,大量镜头是去沙漠实拍的。因此,跟很多超英影片相比,它显得异域,而不是飘忽。

朋友里有些看完了不太满意,我想主要是叙事的缘故。牛蛙是拍文艺片起家的,即便是《降临》《银翼杀手2049》那样的大片,他依然没有放弃那浓浓的文艺味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就看你的视角了。具体到《沙丘》,出现了一个颇为吊轨的现象:影片的叙事既太快,又太慢。

《沙丘》主要的拍摄地在约旦的“月亮谷”Wadi Rum

先说太快:那些配角都是有故事有背景的,就说海王饰演的邓肯·艾达荷,厄崔迪家族提前派去跟弗雷曼打交道的“大使”,他跟雷托的另外几位左右手是有区别的;他虽然戏份不多,但形象很鲜明。如今,他舍生救保罗母子的高潮戏,显得缺少铺垫,因为很多前情都需要观众自己来脑补。(不过,小说迷知道,这个角色并未就此消失,他会在续集中重生。)假设是十集剧集,这些都可以写足写透,成为很好的戏肉。可是,一部小说(指第一部)已经被分成了上下两部影片,每部150分钟,类似的铺垫都被迫舍弃了。我读过最早版本的剧本,配角戏份比现在多得多,不知是拍了,还是没拍就删了,但显然是无奈之举,会留下很多问号。

太慢可能是文艺片的一个习惯,或称是长处。保罗预见未来的片段给了很多镜头,蜻蜓扑翼机很细致,蒸馏服很可信,等等。如果是商业片的拍法,哈克南家族如何打回老家,起码是十几分钟的戏,此处简化成几个镜头。而第一次沙虫逼进保罗时,保罗的神志恍惚却拍得淋漓尽致。

即便是同一个剧本,在所有这些细节的处理上,每一位导演都会彰显出自己偏类型叙事还是偏文艺情结的特色。

维伦纽瓦即使拍摄科幻影片也有着浓厚的文艺气息

喜欢或不喜欢这版《沙丘》都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没有对错之分;但要客观评判,需要去影院才算数,因为,你若在电脑上看,看到的恰恰不是大家公认的长处。正因如此,好莱坞业内刊物《综艺》专栏作家Owen Gleiberman指出,华纳的同步上线策略是错误的,因为它会给观众传递一个错误信号:认为该片在家观赏跟去影院是一样的。

按我的看法,你若想在家看,还不如看2000剧集版了,四个半小时把故事讲全了。(所谓“讲全”是指小说的第一本。)

由于电影长处在于恢弘华美的画面,该片并不适合在小屏幕上观赏

《沙丘》的故事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又很复杂,光是那排山倒海的专有名词,当初就花了我很多时间才搞清楚。这些会不会抬高路人的欣赏门槛呢?最佳平衡是原著党表示喜爱,而路人也不会碰到太大的理解障碍。但影片遭遇了一个比沙虫更具杀伤力的劲敌,那就是新冠疫情,让很多潜在观众驻足观望。随着本周末该片在北美及中国内地正式上映,这个谜底或许会揭晓。

常见的电影类型中,科幻片除了适合表现深刻思辨,也是最适合承载艺术创新的,这就注定了某些科幻作品刚上映时会出现两极反应,甚至连业内人士都“看不懂”的情况。《2001太空遨游》《银翼杀手》《第五元素》问世时都不是叫好又叫座的作品,经过多次审视,才获得崇高的地位。维伦纽瓦的《沙丘》也不是一眼能望穿的快销品,它值得细细咀嚼。

【!!编按:本段误植,不是正文!!】但对于太多影视剧而言,他们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但眼泪总会流尽,流在脸上也总会被风吹干,这时你还能思绪翻滚,感慨万千,那么这部戏就是成功的。

编辑/徐元

排版/Owlet

标签: 今天 40年 黎明 周黎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