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艺术 > 《长津湖》败笔——“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

《长津湖》败笔——“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

时间:2021-10-13 13:15:10 来源:互联网

《长津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上映13天,票房高达42.53亿,超过美国大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成为中国大陆影史票房榜第6位。

影片的成功,除了吸引观众的特殊场境下、特殊时期的历史题材外,还有史无前例的三大著名导演(陈凯歌、徐克、林超贤)的联袂拍摄。当然,吴京担任男主角似乎也是众望所归——他的《战狼》系列确实让他大大出圈。不过,这些也仅仅是吸引观众的地方,并不能说明片子确实优秀。但是,从之后观众的反映来看,影片确实得到了观众的大力认可。

优秀之处就不必细说了。按照笔者的认知,这部片子最大的败笔或者说硬伤在于“说教”的痕迹。

面对身负重伤的美军北极熊团团长,战场上见美军就杀、一心想凑齐“20个枪下鬼”、成为“英雄”的新兵伍万里正准备开枪怒射,这个时候他的哥哥、他的连长、老兵伍千里阻止了他,并说:

“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

如果按照我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这句话无疑是非常经典的,也是本片的“中心思想”所在,可以被分析、剖析出几千文字来。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毫无疑问,导演组想表达两层意思:

第一,他已经失去战斗力,不必再开枪,表现志愿军的仁义和对生命的尊重。

第二,暗含“即便百废待兴,但是新中国必须参战,‘这一枪’必须得开”之意,这是于“大”处战略甚至是国家兴亡处着手,但是具体到战场上与美军面对面的细微末节,“有些枪”可以不开。(当然,历史已经证明这场战争确实是不得不打、必须得打。)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影片尤其喜欢“说教”,即便这种说教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符合常规逻辑,但是为了表达某种“正确”,哪怕会大大影响影片的观感和情节的真实性,即便是“硬植入”也会在所不惜。

多年前,影星李连杰以“最后的闭门之作”为噱头炒作的《霍元甲》原本也是一部不错的片子,但是因为说教太多最终为观众所抛弃。

朴实中见真义,逻辑中展真实或许才是优秀影片应该追求的。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白起,在秦国奠定霸权的关键战役“长平之战”中“坑杀”了20万已经投降的赵军。他的理由是:

“这20万赵军需要耗费多少军力去监管?在自己的士兵都吃不饱的情形下,一天需要消耗多少粮食?……”

因为这次“坑杀”,他的英雄本色被着了异色,也成了历史上争议不断的人物。他做得“对”吗?恐怕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二元问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言不尽意,意兴阑珊,也只能写到这里了。

标签: 长津湖 有些 败笔 必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