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你为什么不捐一个亿:有些人的善良,藏着多少无知与狂妄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每有灾难,就会有明星被逼捐。
从前是胡歌,后来是邓超孙俪,而现在换成了风头正盛的吴京。
01
《长津湖》上映的第11天,票房破38亿,吴京正式超越沈腾,成为内地影史票房的第一人。
在观众的祝福声中,吴京陷入了风口浪尖的舆论漩涡之中。
先是某网友炮制出了一封所谓的“倡议书”,要求吴京及《长津湖》剧组捐出成本以外的所有票房收入。
随后,一封封文案极其相似的“倡议”在网上流传。一个又一个所谓的大V加入到这场对吴京的“讨伐”之中。
有网友更是点名让吴京捐款,而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这是以先辈名义挣的钱。”
到这里,这场对吴京的“声讨”还没有结束,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也先后出现了相似的声音。除此外,各大平台上也出现了各种逼捐吴京的文章和“倡议”。
一场声势浩大的“网络正义裁决”到这里达到高潮,吴京万万没想到自己又一次被逼捐了。
02
去年1月,吴京和谢楠夫妇率先捐款20万。这本是一件正能量且值得表扬的事,但吴京却因为捐款招来了非议。
有网友对20万的捐款数额很不满意,甚至有人称:“按照吴京的身家,应该捐1个亿。”
面对质疑,吴京很无奈,他捐款不对,不捐款也不对。
虽然没有回复这件事,但他还是补捐了80万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网友们可能只看到了吴京第一次捐款20万,却根本不知道,吴京在此之前就曾一次性支付了23万个口罩的钱。
公益面前,我们迫切需要的是资源和需求,而不是那所谓名与利,更不是以捐款数额多少来衡量真正的爱心。
吴京可能自己也想不明白,自己越是坦荡无畏,却越是招来非议。
2017年,《战狼2》收获56亿票房,伴随《战狼》系列的爆火,吴京却招来了铺天盖地的谩骂。
时至今日,对吴京的指责与曲解依然没有结束,在此后的时间里,“黑吴京”甚至成为了一件“全民狂欢”的风潮。
伴随《战狼2》的成功,吴京又一次被逼捐。
“战狼几十亿的票房,你捐几个亿怎么了?”
“吴京太抠了,赚的是我们的钱,捐给灾民不行吗?”
“投入8000万,赚了十个亿,现在不能表达一下心意吗?”
这个现象很奇怪,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星们竟然要亲自下场自证捐款才能堵住这悠悠众口?
吴京靠着票房赚的钱,是自己的商业所得,这是他应得的。捐了是情分,固然值得钦佩;但不捐是本分,没有人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他。
那些自诩为“正义”的人们去逼捐,实质上就是用舆论造势,逼着吴京按照他人意愿去分配自己的财产。这种行为不仅仅是过界,更是恶毒至极!
如果仅仅只是坐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盯着他人的钱包不放,叫嚣着:“你为什么不捐款?”
这难道就是正义吗?
03
可是,那些骂吴京的人,真的知道他这些年做了什么吗?
汶川受灾,彼时的吴京并无今日的风光。
他和所有普通人一样,力所能及地帮助着有需要的人们。
体力透支,疲惫不堪下就往马路边一躺。
每天六点起床,去搭建帐篷,自己也住在40度高温的帐篷里没有丝毫怨言。
最苦最累的活,他一声不响地做着,没有说过放弃更没有后悔。
没有聚光灯,没有报道,没有粉丝的簇拥。因为那时的他不红,还没有今时今日的百亿票房。
2015年,吴京夫妇捐出100万善款,却没有署名,只写下了“真心英雄捐款”。
同一年,他成为公益活动的“暖心大使”,在严寒下奔走,自己出资为孩子们购买各种物资和文具。
2018年,他发起“听见计划”,只为让更多盲聋儿童完成手术,只为让那些本以残缺的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2020年,在中国影视明星社会责任综合指数排名中,吴京位列第一。
他所做的这些,哪一个不值得被赞扬?哪一个不值得被铭记?
可如今呢?总有人拿着放大镜去放大他的言行,只想抹黑他,甚至毁掉他。
04
同为《长津湖》导演的陈凯歌,早在9年拍摄了一部名为《搜索》的电影。
电影里,高圆圆扮演的女主角叶蓝秋在自己查出癌症后,坐在公交里惶恐不安。因此没有及时给身边的老人让座,随后这个场景被拍下并上传到网络上。
不久,叶蓝秋陷入无尽的网络暴力之中。最终,癌症没有带走叶蓝秋的生命,在网络暴力下叶蓝秋自杀了。
这是一部2012年的电影,那一年“世界末日”还没有出现,但却已经预见了不负责任的网络暴力和道德绑架所带来的的严重后果!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我们生活在自己的规则之中。那些被你赞成的,也必然会影响到你的生活。
今天,你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人,你用自己的准则去规范他人。
等到将来的某一天,你会发现,别人也会逼你捐出财产,让出钱财、儿女、甚至是亲人...
这个结局,你真的想看到吗?
责人易,责己难。
这个结局你肯定不想看到,所以请务必保持善良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