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艺术 >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每一帧镜头都美得如同油画一般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每一帧镜头都美得如同油画一般

时间:2021-09-24 11:30:10 来源:互联网

如果名画背后都有一段津津乐道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再次令画作“活”了过来。《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一副世界名画,而美国作家特雷西·雪佛兰以这幅画为历史背景,虚构了一段发生在17世纪的爱情故事。

之后,导演彼得·韦伯将其改编成同名电影,一经上映,如油画般质感的影片得到了诸多赞誉,甚至获得了第76届奥斯卡奖最佳服装、最佳艺术指导等多项提名。如今,这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已经跻身于经典佳片行列,尽管它是一部2003年上映的电影,但其出色的场景布置和拍摄技巧仍旧名列前茅,是一部适合多次细品的电影佳作。

名画背后的故事更加令人心动

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主要讲了一个发生在17世纪的故事,少女葛利叶(斯嘉丽·约翰逊 饰)为了改善家境而选择当女佣,由此她遇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两人之间发生了一些不可言传的小故事。

画家维梅尔(科林 费尔斯 饰)在历史上是一位巴洛克时期的荷兰画家,他本人追求画作上的朴素之风,因与当时流行的奢华风大相径庭,所以他的画作生前没有得到关注。所以在电影中的画家维梅尔的遭遇与其极为相似,维梅尔住在妻子家,他负责画画,他的妻子与岳母负责为他卖画,由此获得经济来源。

相信有不少人看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副名画,一个少女的经典回眸,其炽热的眼神再加上熠熠发光的那颗珍珠,色彩上的完美搭配,这些都让人们仿佛置身于17世纪。在电影拍摄前,因画作和同名小说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这就给了导演彼得·韦伯及其剧组很大的压力,尤其是人物角色的选择。

当时导演彼得·韦伯找到了19岁的斯嘉丽·约翰逊,而斯嘉丽也因这一角色饱受质疑,因为有了名画的对比,斯嘉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不过在巨大的争议面前,斯嘉丽以她出色的演技征服了不少观众,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会觉得斯嘉丽把这个人物角色演活了,她已经成为这副肖像画最经典的模仿,斯嘉丽仿佛就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人物。

在电影一开头,导演把镜头直接对准了葛利叶,这也就意味着这部电影是以女主葛利叶的故事为主体,其余人物在其中起着衬托作用。在这部电影中,无论是背景音乐,还是色调及其人物服装上面,剧组都成功地把它拍成了一部艺术电影。

当面容皎白的葛利叶站在家中无声地干活时,导演并没有用过多的台词去表现这个少女的内心,她心里真正在想什么,我们只有慢慢看下去才知道。值得注意的是,当葛利叶在切蔬菜并摆盘的时候,她是按照颜色来分类的,从这个小细节我们可以大概猜到,原来这位贫穷女孩对色彩方面有着很大的兴趣。这个小细节也为她与画家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里面并没有对时代背景做过多的介绍,因为导演把这些都与演员的穿着及街头布景融入到了一起。17世纪的荷兰流行少女不留眉毛和眼睫毛,所以在这部电影中,所有女性都是没有眉毛的,这种妆容审美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十分奇怪,但是在当时很流行。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服道化做得十分精致,衣服以及首饰都融合了17世纪的审美元素。为什么作家会根据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来虚构一段爱情故事呢?那是因为珍珠在那个时代是妻子的标配,所以画中少女所带的珍珠就会给人以无限遐想。

在葛利叶出门的时候,导演特意让镜头跟在她的身后,然后以这种方式向观众介绍了当时的接头景象。虽然这是一部2003年拍摄的电影,但是其拍摄手法不亚于现在的影片,导演以一种长镜头的方式向我们表明了时代背景,又多次在影片中运用了光线知识,所以整部电影看上去既有油画般的高级感,又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在艺术面前,爱与不爱仿佛没有那么重要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一部于无声中诉说少女情愫的电影,值得一提的是,导演与编剧并没有将这部电影拍成一部赤裸裸的情欲片,而是在无形中将少女情欲表现出来,这才是最高级的处理方式,这种隐晦的拍摄手法也更加容易令人心动。

当葛利叶到达主人家的时候,她遇见了几个同为女佣的人,也与画家的妻子和岳母有过简短的交谈,从她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得知男主人维梅尔的性格及嗜好,观众的视角在这时与葛利叶达成一致,电影中的葛利叶不了解维梅尔,就像观众也不了解这个男主人一样。要想知道脾气古怪的维梅尔到底长什么样子,那么观众就要跟随葛利叶的视线继续往下看。

这是一部主要讲述葛利叶情感变化的电影,导演也没有忘记这个初心,所以他把男主的出场顺序放到了后面,而且葛利叶与维梅尔的初次见面也充满了艺术情调。葛利叶是一个对色彩极其敏感的人,所以当女主人叫她收拾画室的时候,她不由得被吸引了,而躲在暗处的维梅尔正在偷偷观察这一切。

葛利叶与维梅尔的第一次见面是电影中的高潮部分之一,对于每一位怀春少女来说,初次见面也足以使她们芳心大乱,这一点在影片中也有提现。

当维梅尔从角落里走出来的时候,葛利叶正站在唯美的光线之下,没有几句台词,葛利叶只用表情就体现出了她当时的紧张与局促不安。就是这个镜头足以证明斯嘉丽的超高演技,她只用几个小动作就把角色的内心完全展示了出来。

两人的初见就已经让葛利叶如此心动,而他们此时的站位也十分讲究,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这也预示着两人之间的情愫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葛利叶与画家之间的感情在电影中都没有过多的明示,两人之间既没有拥抱,更没有拥吻,但是演员的出色演技加上一些背景音乐,观众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们之间那份特殊的感情

这是一段注定没有结果的感情,因为只有葛利叶真正动了心,画家维梅尔更加看中的可能是葛利叶的样貌,把这个少女当成了自己画作的灵感源泉。

换句话说,维梅尔就像是如今那些随意撩拨女生的男人,他们明知道眼前的少女正在疯狂地爱着自己,但他们只是撩完就跑,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而在阶级至上的时代,维梅尔的做法并无不妥。

在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除了维梅尔与葛利叶之间炽热而隐忍的感情之外,还有屠户彼得与葛利叶之间的男女之情,前者是一种精神之爱,后者则是一种肉体之爱。当芳心大动的葛利叶被维梅尔撩拨之后,她内心对情欲的渴望愈加强烈,于是她奔向了彼得。

在电影中,维梅尔给葛利叶打耳洞那一片段拍得最唯美,所有的焦点都放在他们两个人身上,近距离拍摄两人之间的接触,虽然台词寥寥无几,但是观众仍旧可以感受到两人内心对情欲的渴望。

然而维梅尔并没有放任自己的情感,他潇洒地转身走向画布,只留下失落的葛利叶呆坐着。这一情绪的转变令葛利叶措手不及,也令观众迷惑不已。或许在画家维梅尔看来,他对葛利叶并没有男女之爱,他只是想把这位少女内心的渴望激发出来,然后创作一副值得收藏的画作。

在这部电影中,除了讲述葛利叶与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之外,还用了部分时长去拍摄维梅尔的妻子凯瑟琳娜。凯瑟琳娜是那个时代妻子的代表,她的主要任务就是生孩子,电影中的凯瑟琳娜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怀孕,她的这种状态也从侧面说明了维梅尔是一位渴望肌肤之亲的男性,他最后拒绝葛利叶的无声表白可能也是想把自己的精神之爱与肉体之爱区分开。这就是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他们总是能有不同于常人的思想追求。

直到电影最后,维梅尔对葛利叶都是一种逃避的态度,虽然他也曾短暂地沉迷于这段不伦之恋,但是他的缪斯永远是他的妻子。

在电影最后,葛利叶收到了那对意义非凡的珍珠耳环,她在那一刻终于释怀,或许对她而言,是维梅尔成全了她内心对艺术的向往。而对于维梅尔来说,是葛利叶让他再次将自己的创作推向高潮,他们成全了彼此。

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一部适合静下心来欣赏的佳作,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个少女的心动过程,又可以体会绘画的世界,而这部电影本身就是艺术般的存在。

标签: 油画 如同 美得 镜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