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艺术 > 《酒精计划》:往事如烟不可追,时间和生活都是不等人的

《酒精计划》:往事如烟不可追,时间和生活都是不等人的

时间:2021-09-05 11:30:07 来源:互联网

初看片名,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尼采的“酒神”精神,而这部影片正是一场存在主义哲学的例证,海德格尔提出所提出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内涵正是在于“人在无意义的世界生存着,人本身的存在也毫无意义,但人可以在痛苦世界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自我的塑造,寻求精彩和深层的快感,从而产生人本身的意义。”

如果只把这部电影当成一种酒精挑战,或者导演温特伯格对中年危机的表现,那么确实会略显无趣。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或许这部电影可以理解为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或者正在思考的事,从影片开头引用克尔凯郭尔的名言也可以看出,本片其实拥有着一些哲学内涵。

对于四位老师来说,这是一场中年危机几乎全方位的展现,从家庭到自身的生存,从充实到虚无,对于学生们来说,青年危机似乎在这个时代不断的在青年人的身上展现,从升学的压力到毕业的痛苦,电影对于青年人的痛苦着墨不多,但是寥寥几笔一带而过的痛苦却回味无穷。

遭遇事业的瓶颈,对生活没有热情,孤独、无趣、一潭死水,怎么办?酗酒一场?酒可以拯救中年人吗?酒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吗?如果酒能解决这一切,人世间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起码心理医生可以失业,心理学可以消失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三十岁时看《女人四十》,对于萧芳芳的演绎,很生活化,但理解不透那中年危机,不惑和生活的联系,直到十多年后,陆陆续续看《白日焰火》,片尾廖凡那段影帝级别的狂舞;《宿醉》一群四十多岁老男人酒醒后寻找真相的历程。

还有《拉拉蓝》片尾那段倒叙的舞蹈,以及这部戏里麦叔最后的舞蹈,和在车上,在餐厅那无声无息的流泪,深深体现了我理解中年危机下,与生活硬抗,妥协,或者屈服过的当下,一瞬间的解脱。生活以痛吻我,我将报之以歌。

青春有青春期的忧愁和烦恼,中年有中年人独有的危机。人到中年,一地鸡毛,死水微澜,支离破碎,表面上对于一切都早已麻木不仁了,走着走着人就散了,却似乎又心有不甘,盼望着力挽狂澜。

往事如烟不可追,时间和生活都是不等人的。想要回到过去的想法都不过是虚妄,朦胧晃动的酗酒镜头代表着头脑的混乱。没有人可以永远沉醉,酒精的麻痹是短暂的。也许这就是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我又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部电影《本巴顿.杰明奇事》,某种意义上,都是在讲时间和生活。一个是逃避,一个逆流。二者不同,却又相似。不同的是叙事手法,相同的是表达的对生活的反思。

如果把整部电影当成温特伯格关于克尔凯郭尔的哲学论文来看,那么最后一个镜头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结尾,因为它既是三阶段的最终阶段,也是那句著名的“信仰之跃”最直观的表现。

标签: 不等 都是 生活 时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