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与想象,生活与真相
不同的电影,离人心的远近不同,很多热闹其实远离内心,很多安静却直抵人心。那种一如生活般静水流淌,几个镜头就让人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深为之牵挂的电影如此稀少。就像喧闹的时代,你很难遇上一个可以坐下来,轻声细语说很长时间话的人。
所以《偶然与想象》的第一个故事,把初次见面的两个人居然持续聊了15个小时,称作“魔法”,“魔法”让他们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很多连对闺蜜都未曾说过的事,都告诉了对方,童年、喜好、生活,曾经爱与恨,话语连绵不绝,仿佛谈话就是在“抚摸着彼此”。“魔法”让女孩的脸上闪闪发光。她非常渴望又害怕再次见到那个男孩,因为“如果下次见面,这魔法消失了,那就只好随他去了”。
这一切都只是女孩和自己的闺蜜坐着出租车回家路上的聊天,话语密集,镜头昏暗单调,却神奇地让聊天的内容“闪闪发光”,让人迅速进入到感情的美妙世界中。一切甜蜜、悸动、纠结、跃跃欲试,是生命被爱擦亮的瞬间,如此动人。故事当然没这么简单:闺蜜恰好是两人聊天里出现的那个男孩的前任女友。于是前任又反身去找男孩,另一个美妙的故事又成为一条情感的潜流。但影片特别好的地方,是只把一个看起来如此巧合甚至带点俗套的故事当作一个戏剧性的导火索,被点燃之后,导火索消失了,一条如此绵密的情感河流出现了。怎么说呢?是让被俗世磨得如此粗糙、功利的“情感”,重新焕发出蛋壳内那层薄膜一般鲜嫩的模样,而这或许是我们久未体验到的爱情本该有的模样。
于是戏剧性的故事只是偶然,于是想象开始朝着置身其中的每个人宇宙一般的内心掘进。在影片的第三个故事《再一次》中,从东京到仙台参加高中同学聚会的夏子,戏剧性地碰见了小林绫,并且把小林绫错认成了高中好友。两个人于是将错就错,分别演起了对方想见而未见到的人。这是最符合“偶然与想象”的故事,想象是重演,但其实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借口,说出内心最想说的话。其感人之处,是两个人都在回望自己的生活,并且想解开自己的心结,想给充满遗憾的生活寻找一个答案。在想象的重逢中,夏子说:“我想来找你,是想跟你说我一直后悔没跟你说出口的话。我想你肯定也和我一样,心里有一个怎么也填不上的缺口,或许正是这个缺口,直接联系着我们。”夏子这段话让人想起《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那感人至深的结尾,只不过多崎作在世界的另一头找到了答案,夏子没有找到答案。但说出了内心的话,又仿佛让她找到了答案。其实这个故事的意味远比我描述的要丰富得多,在和夏子短暂的相遇中,小林绫的生活也通过她的话迅速展现了出来,虽然生活看起来很幸福,自己也尽量过好每一天,“只是我有时候想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这么多年了,我没干成什么事,我无法再集中精力对一件事感兴趣了,生活慢慢摧毁了这一切。”小林绫高中时总是和好朋友在午休时到琴房弹琴,夏子告诉她,她没有一事无成,她的存在或许是别人记忆里最光彩的部分。
或许无法一劳永逸,但夏子和小林绫的这一场偶遇,一定会让她们内心的缺口得到抚慰。在整部影片中,这种抚慰总是不经意间溢出画面,浸入到观者内心,就像影片获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时评委们的评价:“起初看起来,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有时是两个女人,站在一个白墙的房间里。然后,画面向前推进。随着画面的推进,你会感觉到整个宇宙,包括你自己,都和他们一起站在这个简单的房间里面。”
和他们站到一起,就能忧伤他们的忧伤,欣慰他们的欣慰,就能从他们身上获得一种他们获得的力量。在我以为,影片的第二个故事《门扉大开》,或许是我们在无法避免的忧伤和遗憾中获得力量的唯一途径,——那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把门打开”。一个色诱获了文学大奖的教授而不得的故事,同样表面充满戏剧性内里却有无边的生活和心理波澜。片中教授始终打开办公室的门于是成为一个让心在任何时候都敞开的隐喻。故事不必重复,片中教授说的一番话,或许足够用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教授说,你不想随波逐流,所以就竖起了一道墙,关上了一扇门,每个人都说你就像看不起他们一样。“统治者需要统治你时,不妨大胆拒绝,去拥抱只有你自己知道的专属于自己的价值,虽然单枪匹马会很辛苦,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让人共鸣的作品,当然你可能永远都无法达到,但如果你不去做,就一定永远无法达到。”
原标题:偶然与想象,生活与真相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