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艺术 > 《怒火·重案》,香港电影的一次全情释放

《怒火·重案》,香港电影的一次全情释放

时间:2021-08-05 18:00:06 来源:互联网

2021年8月5日刊|总第2587期

很多人没有料到,陈木胜导演的遗作《怒火·重案》会如此让人惊喜。

各种重武器、飙车、枪战、爆炸等动作大场面,久违的尖沙咀街景实拍,配合着清晰流畅的运镜、剪辑、配乐,咔咔咔、突突突、杀杀杀,让人肾上腺素持续飙升。

黄金时代硬桥硬马的香港警匪片回来了。久违了!

这是它受欢迎的原因,也是让人感动和感伤的所在。

一方面,疫情复工以来,及格的院线动作类型片,其实都挺稀缺的。

另一方面,最近五六年来香港导演投身“新主流大片”,这种经典港片的极致、癫狂与过火,大家已经暌违太久。

更让人震惊的是,《怒火·重案》展现出的社会批判力量。

本来在这样硬核的警匪片中,对文戏也不会抱有太大预期,但这次有些震撼。上一次有这种惊喜感,还是刘德华在《拆弹专家2》的表彰大会上突然拉出“警队忘恩负义 用完即弃”的横幅。

其实不只是延续《拆弹专家2》,从陈木胜导演这几年的警匪片,到邱礼涛导演的警匪片,都极具“家族相似性”。

你还可以联想到今年郑保瑞的新片《智齿》和王晶的《追虎擒龙》、刘浩良的《除暴》,包括彭发导演的一些影片。这一批香港电影导演非常明显地开始借助警匪犯罪片,来对社会情绪作出各种回应。

“小丑/蝙蝠侠”的故事被不断挪用,“用完即弃”成为了2010年以后香港导演在各种类型生产中表达的主题,《怒火》不是一个人在抒发。

假如你坐在电影院里,看《怒火·重案》字幕滚到最后,会看见一句“影片无意图影射任何实际人物、地方”,你不免会有些唏嘘。

重案层面:

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的视听体验

标签: 怒火·重案 怒火 ·重案 香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