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莱坞终于失去了在中国票房的统治力
开始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什么是好莱坞大片!
首先要说的是好莱坞这个名字的由来,这还涉及到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HollWood,英语意为“冬青树林”,100多年前,50多岁的房地产富商威尔科克斯,在一次旅行的路上,遇到了21岁的黛依娜,一个美丽的年轻姑娘,他们一见钟情,然后黛依娜看上了一片土地,威尔科克斯二话不说就把地买了下来,黛依娜想起了她的故乡,那是一座四周环绕冬青树林的庄园,于是把这块土地命名为“HollWood”。
果然,浪漫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这块土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全球最有名的世界影城,这个名字依然被保留了下来。
好莱坞其实就是洛杉矶郊外的一个地方,因为靠近西部,气候好,晴天多,适合拍电影,所以美国的电影制作中心逐渐从纽约转移到西部的好莱坞。
好莱坞电影也就成了美国电影的标志。
1、从出品厂家来看,凡是属于八大公司的电影,都是好莱坞电影。如米高梅,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华纳、环球、哥伦比亚……
2、从演员角度来说,好莱坞电影是明星制,这是和其他地区电影的主要不同之一。
3、从内容和品质上看,好莱坞虽然也不乏大师级人物,但基本上是商业电影。
虽然好莱坞电影是美国电影的标志,但不是美国拍的所有电影都算是好莱坞电影,因为还有体制外的力量,如独立制片,地下电影等,但这些人一旦出名,将很快被好莱坞收编。
好莱坞电影中的典型特点是:
1.二元性:文化价值与反文化倾向的对立。
2.重复性:反复使用题材和素材。
3.累积性:效果主要靠冲突过程刺激的累积。
4.预见性:情节大致相同。
5.怀旧性:总是启示人们在回忆过去中令现实变得更理想。
6.象征性:总是从各个角度象征出美国的文化和精神。
7.功能性:总是力图安抚观众的心灵。
我们可以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主张通过个人努力在自由的社会竞争中获胜,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而好莱坞制作中也不乏阐释这一元素的影片,如《阿甘正传》、《幸福来敲门》等。
由于与欧洲历史上的渊源,美国骨子里有着普遍的“贵族情结”,如标榜身份地位、推崇豪门家世,但是由于人数众多、社会基础深厚的中产阶级的存在,又使得美国被打上了有别于欧洲“大众文化”的外在烙印。《泰坦尼克号》就是对这两种文化元素的对立冲突的最好阐释。
而好莱坞电影折射出来的美国文化的各元素,有精华,也有糟粕,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也有需要我们睁开慧眼认真鉴别的地方,不能不加分辨地全盘接受,也不能不加分辨地全盘否定。
最近几年,好莱坞在中国的日子,不太好过。
无论是《神奇女侠1984》,还是《花木兰》,在中国的票房都遭遇惨败。
CNN甚至发出评论,“如果中国不再需要好莱坞了怎么办?这对美国电影业可不是个好消息。”
曾几何时,在中国,好莱坞电影就是大片的代名词,大片说的就是好莱坞电影。
最早的好莱坞大片,要追溯到1994年。
当年11月12日,中影与美国华纳兄弟达成协议,引进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
最牛逼的还是《泰坦尼克号》,1998年4月30日在中国上映,票房高达3.6亿元,霸榜中国电影票房11年。
近10年的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中,虽然我们每年引进的海外电影不足100部,但是海外片却能够占到内地年票房的4成以上。就是说,2018年606亿的中国内地总票房,海外进口片的收入在240亿元之上。
更确切一点说,海外进口片的主力是好莱坞电影,碰上《复仇者联盟4》这样单部影片收入高达42亿的爆款电影,对海外片商和内地市场是一个双赢。
但对于好莱坞电影的质疑其实一直都有,比如很多影迷和专家也质疑好莱坞电影太过娱乐化,并且续集太多,完全就是奔着赚取票房而来,原创动力越来越匮乏,新鲜的故事越来越少。
国产片的崛起、观影群体年轻化可能都是造成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内地不再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好莱坞电影本身,套路化的剧情和视觉效果都已让人疲倦,无处不在的美式价值观更是令人厌烦,周而复始地翻拍旧片、制作续集已让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期待值正在归零。
俗套的剧情,永远是最后一刻钟的营救!千钧一发的时候,总会有英雄拯救了全人类。影片中是真的想做英雄还是表现自己的实力呢?
特效被人们所熟悉,越来越不新鲜了。
09年《阿凡达》火遍大江南北,可近年来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见惯了这样的手法。当然,特效技术越来越逼真,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更为直观的视觉享受。
再者从排片上来看,可能也有一些变化。不过,艺术的交流本来应该是多元化的,而电影也在快速发展。
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电影,说句实话实在太长了。到现在已经20多部电影。这种电影除了粉丝,还有稍为了解漫威宇宙的观众。
你让国内非常普通的观众群,突然去看非常后期一部漫威超级英雄大片,即使特效再优酷,故事剧情再热闹。对于前面二十部就没怎么弄清楚的普通观众。
这些超级英雄电影里面的故事剧情,各种超级英雄,起承转合,再到粉丝津津乐道的彩蛋,根本毫无任何意义。
首先, 随着中国人 生活水平的提高, 有机会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 中国人见的世面越来越多,欣赏水平和审美也就随着 越来越高了。
所以,不会再像以前物质和精神 文化匮乏的时代一样, 一说到好莱坞大片,就会先入为主地觉得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仰望不已。
看到一个 舶来品, 就迫不及待的扑上去,盲目为他们叫好。
就算是好莱坞大片,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盲目的捧他们,而是会以自己的喜好,以自己的审美,给出自己的评价。
国产电影的崛起相当于起了一个分流的作用,把一部分本土情绪比较强烈的观众拉回了国产电影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