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下,西方电影里的东方人形象
时间:2021-05-17 13:45:04
来源:互联网
不久前,“新疆棉花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所谓新疆棉花“强制劳动”,在我们看来令人啼笑皆非,稍微敏感的人都能察觉到,这正是西方对中国进行污名化刻板印象的结果。
但实际上,在欧美人看来,棉花还真不是普通农作物。17世纪早期美国刚出现黑奴贸易,这些黑人就成了美国棉花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
马克思(Karl Marx)曾经这样评价棉花:“没有(美国的)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现代工业就不可想象。”
好莱坞作为西方意识形态的输出口,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中“新疆棉花式”的塑造。
1
邪恶的天才怪人傅满洲
眯眯眼,小胡子,瘦高且秃头,很多人都是从漫威里知道的傅满洲,他是头号反派角色,他的儿子是超级英雄上气。
超级英雄上气,原型李小龙
在原漫画中,上气发现父亲是邪恶魔头后幡然醒悟,成为大义灭亲的正义化身。
事实上,傅满洲这个形象不是漫威团队凭空捏造出来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好莱坞电影就出现了傅满洲系列电影,成为代表中国人的IP。
傅满洲是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于1913年在侦探小说《神秘的傅满洲博士》中虚构的反派角色。
他邪恶又残忍,控制着一个恐怖组织,“额发全部剃掉,双眼泛出绿光”,并总穿着清朝的衣服。
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系列电影《神秘的傅满洲》(1929)、《傅满洲归来》(1930)、《傅满洲的面具》(1932)里,他是个科学怪人。
他总是用“东方式”的手段杀人,毒蛇、毒蜘蛛、怪草药等,而且是个怎么杀都杀不死的小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