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艺术 > 《我的姐姐》破7亿!罗翔无奈评价人物原型:你算哪根葱啊

《我的姐姐》破7亿!罗翔无奈评价人物原型:你算哪根葱啊

时间:2021-04-17 00:15:07 来源:互联网

4月14日,《我的姐姐》票房突破7亿,但豆瓣却只有7.1分,观众们对影片的评价产生了巨大分歧。

不过要是看完《我的姐姐》的原型故事,你就会发现,这部电影的故事已经很美好了。

现实的故事是,姐姐独占了两套房,将孩子送给了一个农民养,自己用卖了两套房的钱在北京买了一套房,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事后还理直气壮地将自己的故事发在网上,认为自己并无不妥。

对比电影,现实版本令人寒心的情节还有很多。

现实的“安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宠爱到什么程度呢?因为女儿上大学,父母孤独,想要生二胎,但女儿底气十足地反对,认为必须经过自己的同意,连罗翔老师讲述到这不禁感慨“你算哪根葱啊”。

等父母生下儿子后,父母恳求女儿将她名下的一套房归还到父母名下,但女儿决绝,并且与他们断绝关系。后来父母发生车祸,她的弟弟才一岁,起初舅舅和姨都想养,得知他没有房产后又放弃了,最后女儿给了一个农民2000块钱就将弟弟送走了。

回顾电影的安然,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经常被父亲打;原本打算做医生,却被父母修改了志愿只能当护士,好不容易有了考研的目标可以翻身,父母的离去又将弟弟的抚养责任重重地压在她的肩上。好在她有姑妈,有舅舅可以帮她分担一下压力,也通过合法途径为弟弟找到了领养家庭。

我们会为电影里的安然觉得心疼,不管她的选择如何,多少都会理解她的难处;而原型人物才是真正的冷血无情。

罗翔分析,女儿是没有权利干涉父母生二胎的,在真实事件中,她的做法也构成了遗弃罪。尽管前面对她的行为不齿,但他也说了些公道话,“他确实是个拖油瓶,但没办法,人生很多时候就要承担这种责任……”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电影里那位长姐如母的姑妈,她完成责任的程度可不止60分,说她100%地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家庭都不为过。

她考上了西南师范大学俄语系,弟弟(就是安然的爸爸)考上了中专,为了弟弟,姑妈就放弃了学业。连弟弟要生男孩,将安然送到她家养,她都义不容辞地帮他“分忧”:“我是姐姐,从生下来那天就是,一直都是。”

可惜她的牺牲没有换来所有人的理解,任劳任怨,换来的是腹背受敌的状态。

有两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

当她像陀螺一样转完,靠在椅子上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她注意到一个水晶挂饰,然后如释重负地展开了笑容。

如果没有人事先告诉我“少女都喜欢闪闪发亮的东西”,我恐怕是不能理解这个镜头的。我们常说“少女心”,大概就是像姑妈,即便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见到美好的事物时也还有欣赏的心情吧。

第二个镜头就是安然在医院与姑妈敞开心扉交谈的时候,安然说:“我不想和你一样”。注意,她当时是面朝窗外说的,同一时间,姑妈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显然,向往天空的安然追求自由,而姑妈自然就代表着深陷家庭责任的处境了。

那姑妈的态度是怎样呢,她从一开始无法理解,觉得安然冷血无情,到后面与她和解,以“套娃”的比喻表明了自己的奉献精神。

她说,就算不是同一套套娃,也是可以套在一起的。后来,镜头给两套套在一起的套娃一个特写,在最上面的包裹着的娃娃,慈祥的像大姐姐。虽然她和安然不是亲生母女,但她也无怨无悔,可以成为庇护他们的港湾。

安然也并非冷酷无情,前面对于突然多出来的调皮任性的弟弟,自己虽有明确的目标要离开家乡,众人却道德绑架自己,自然对他没有好脸色。可是随着感情的深入,她也逐渐接纳了弟弟。从哪里开始呢,大概就是说出“说谎会让鼻子变长”的话吧,一下从冷酷的现实转到温馨的童话,说明她的心也接纳弟弟了。

至于最后的开放式结局,有人感到不满,认为是姐姐向道德绑架低头了。

假如安然一直都没见过弟弟,跟弟弟没有任何感情,却在亲戚的道德绑架下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无奈地选择抚养弟弟,可以理解为她向命运低头了;但安然是在与弟弟产生感情后自愿地接纳了他,跟外界的逼迫无关,自然就不算被道德绑架。

影片很写实,每一个人物都饱满个性,命运的漩涡下或是挣扎,或是妥协,让我们看到残酷的现实,看到人性的光辉。愿天下的姐姐和弟弟,都能被温柔以待吧。

标签: 姐姐 无奈 评价 人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