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艺术 > 从《你好,李焕英》,看影视行业的那些“税”事

从《你好,李焕英》,看影视行业的那些“税”事

时间:2021-04-09 22:00:05 来源:互联网

随着春节假期的悄然离去,如火如荼的电影春节档也已经接近尾声。作为2021春节档最大的“黑马”,由贾玲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创造了新的票房神话。

截至3月25日,《你好,李焕英》票房突破53.46亿元,正式打败约合人民币53.45亿的神奇女侠,贾玲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票房节节高升,《你好,李焕英》背后的出品方是否也赚得盆满钵满?北京文化作为第一出品方,股价在节后出现连续大涨。

不过,随后恒腾网络宣布了其为《你好,李焕英》的主要出品方和最大保底发行方,北京文化的股价大幅下跌。

大家一定很疑惑,究竟谁才是爆款电影的最大赢家?影视票房又是如何分账的?

今天就带大家针对影视票房分账模式、收入类型及影视行业常见税务处理、税收优惠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01

票房的分账模式

根据公开信息,中国电影行业票房分账规则如下,主要包括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营改增后),电影事业专项资金,院线分账,影院分账,中影数字提留,发行方分账和片方分账。

(1)所有影片的总票房首先须缴纳约3.3%的增值税及其附加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简称“专资费”)。剩余的约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2)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通常7%分给院线,50%分给影院。

(3)剩下的可分账票房中,中国电影全资子公司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将征缴1%-3%(以下简称中影数字),作为发行代理费。

(4)剩余的40%-42%可分配收入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影片的发行方会向出品方收取剩余费用的5-20%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8%作为发行代理费。

(5)制作方拿到最后剩余的32%-40%。

02

收入类型及影视行业常见税务处理

1. 影视出品公司(投资方)

在电影制作中,投资方投资电影并获取电影发行、放映中的各项收益。相应的,也承担电影发行不利等投资失败带来的损失。

(1)影视票房分账收入(投资收益)

影视票房分账收入是影视出品公司的主要收入之一。通常来说,电影项目一般由电影主控公司牵头发起,在市场上寻找有意向的参投公司。

在达成合作意向后,参投公司支付投资款给主控公司并取得项目一定比例的投资份额。

在项目上线后(一般上线后6-12个月内),主控公司根据分回的净票房(扣除税费、专资费、影院院线分账等),根据投资协议约定的分账比例,制作项目结算单,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各投资公司。

电影投资收益一般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所得税上,项目层面一般不进行所得税的清算(扣缴),由电影参投公司在实际取得收益当年在公司层面进行汇算清缴(多项目合并清缴)。

(2)广告收入

一个有趣的趋势是,随着部分热播剧收视热度的登顶,那些在剧中植入的品牌,也被外界广泛讨论。近几年,随着国产电视剧、电影制作水准的提升,植入广告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价格更是水涨船高,成为了影视公司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通常来说,广告业务一般由项目主控公司牵头发起,在市场上寻找有意向的广告投放公司。在达成合作意向后,广告公司根据项目制作进度(合同签订、影视项目完成制作、项目上线)支付广告费。主控公司根据项目投资比例分配给各项目参投方。

广告收入一般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同时,对于广告收入还需按收入缴纳3%的文化事业建设费。

部分地区有出台免征或减半征收政策。如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25号)和(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7号),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电影行业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

(3)版权授权收入

版权授权收入是影视出品公司的常规业务之一,主要包括网络版权授权收入、海外版权授权收入、电影版权授权收入等。

以网络版权为例,影视出品方将电影/电视剧版权卖给网络商,如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网络播放平台并向其取得的版权授权费。版权授权收入一般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

2. 影视发行公司(发行方)

指以分账、买断、代理等方式取得境内外影片的发行权,并在规定时期和范围内从事为放映企业或电视台等放(播)映单位提供影片的拷贝、播映带(硬盘、光碟)、网络传输等业务活动的企业。

(1)影视发行收入

发行商的收入是指以影片发行权、放映权、播映权、网络传播权等为销售对象而取得的各种收入。

在分账方式下,对于国内影片,发行商一般取得5%-20%的票房分账收入。随着互联网视频的发展,发行商来自于在线视频的收入逐步增加。影视发行收入一般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

(2)广告收入

影视发行公司广告收入的税务处理与影视出品公司相同。

3. 院线影院

院线是指以若干家影院为依托,对各影院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机构。目前,院线较多以公司形式存在,例如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中影星美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等。

(1)院线发行收入

与影院签订院线加盟合同,各影院票务系统完成出票,提供放映服务后,院线按照合同约定比例向影院计算收取院线发行收入。院线发行收入一般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

(2)影视票房分账收入与广告收入

院线影院影视票房分账收入、广告收入的税务处理与影视出品相同。

03

影视行业常见的税收优惠政策

除上文中提及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在部分地区特定时间可享受减半或免征外,影视公司还有机会享受其他的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所得税方向

(1)偏重研发的影视企业可以通过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2)影视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也可享受加计扣除

(3)影视企业通过注册在特定地可享受区域性的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例如西藏等地;

(4)根据前述“2020年第25号”公告,对电影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2. 增值税方向

根据财税〔2019〕17号文规定,对满足特定条件的电影企业取得的销售电影拷贝收入、转让电影版权收入、电影发行收入以及在农村取得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

同时,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城市电影放映服务,可以按现行政策规定,选择按照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04

究竟谁才是爆款电影的最大赢家?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保底发行这个概念。

保底发行最早出现在好莱坞,当时美国的电影市场很好,发行公司不满足于固定的发行佣金收益,而是希望谋求更多的利益。

所以就孕育出了保底协议这种玩法, 后来国内的电影公司都学习好莱坞的模式,使用保底发行协议,分得更多的票房收入。

通常来说保底发行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行方买断,如果票房达不到保底票房,对赌失败,发行方承担损失,出品方则稳赚不赔。如果对赌成功,发行方将获得保底票房之外的全部超额收益。

另一种是在保底票房的基础上,高出的票房,出品方和发行方再按一定比例阶梯分账,票房越高,发行方分的越多。

标签: 你好 影视 行业 那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