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信仰”,撕开了多少大导演的遮羞布?
有人说,姜文能被香港同行称之为“姜爷”,是因为他有两个“信仰”……
1、
2000年,姜文带着新作《鬼子来了》“违规”参加了戛纳电影节,虽然斩获评委会大奖,但受到了电影局“五年内不能担任导演”的处罚。
2005年,姜文“刑满释放”,他将积压五年的才情全部凝注笔端,写出了《太阳照常升起》的剧本。
英皇老总杨受成对姜文十分赞赏,表示要投资这部电影。
姜文告诉杨受成这部电影比较小众,须谨慎投资,但这样的提醒依然阻挡不了杨受成的热情。
2007年《太阳照常升起》上映,果然,这部姜文最具艺术气质的电影还是遭遇了票房滑铁卢。
投资失败的杨受成非但没有气馁,还表示要把姜文的工作室买下来,继续支持他拍电影。
姜文婉拒了资助,并表示下次拍电影接受投资时,会提前把剧本发过来让对方过目。
2009年,新作《让子弹飞》的剧本只写了四五成,姜文就把这个半成品先后发给了三个人,分别是:周润发、葛优和杨受成。
在给发哥和葛大爷的剧本里各夹带了一封信,信中姜文只字没提片酬,只用了文绉绉的古文,阐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姜文后来谈到这件事的时候说,写信是一件非常有诚意的事,在古代两军劝降靠的就是信件。这两封信是他一个字一个字“攒出来的”。
而提到那个半成品的剧本,姜文解释道,他不能把剧本写得太满,需要后期根据演员和拍摄场景,再逐步把剧本填充丰满。
这个半成品剧本和那两封信,打动了周润发和葛优,二人很快表示愿意出演,而杨受成也二话不说再次投资了姜文新电影。
三巨头聚首,英皇老总鼎力支持,换一般导演一定是压力山大,可是姜文在拍片时依旧秉持着艺术第一,金钱第二的原则,甚至为此放弃了几千万的广告植入。
原来剧中的重头戏是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摆了一桌鸿门宴,邀请姜文饰演的张麻子和葛优饰演的汤师爷前去赴宴,三人在酒桌上各怀鬼胎,火花四溅,这是全片最重要的一场戏了。
有三家白酒厂找到了姜文,希望能在这场重头戏里植入广告,他们的开价高达几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