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艺术 > 《你好,李焕英》:一个只属于贾玲的故事,原谅我真的无法共情

《你好,李焕英》:一个只属于贾玲的故事,原谅我真的无法共情

时间:2021-02-28 18:15:12 来源:互联网

或许就像鲁迅先生所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虽然这部电影里表露出的情感的确很真挚,但是,我无法对其产生共情。仅有的只是羡慕,和后面转折部分的一丝感动而已。

因为在电影最开始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只是属于贾晓玲的故事,是属于别人的故事,我的妈妈不可能会像李焕英无限包容、无条件支持贾晓玲那样对待我。

比如,如果换成是我伪造录取通知书,还当众让父母在升学宴上丢人,我怀疑我会被狠狠教育,甚至扫地出门。

而且,我虽然相信我妈妈是爱我的,可是,相对于爱我,她更爱我弟弟。在我小的时候,妈妈对我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比你弟弟大,你要让着他”,等我长大后,便是“你怎么还没有你弟弟懂事”。

所以,我不能将自己代入进贾晓玲这个角色里面去,这份厚重而真挚的感情我只能说感受到了,并且很羡慕。羡慕她妈妈对她的爱,羡慕她妈妈对她的爱的回应,羡慕她在爱里成长的样子。

除了个人原因无法get到电影里的情感触点之外,我觉得电影本身对于这份感情的呈现也不够,这不是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只是由一个个片段拼凑而成的,这种破碎感就会影响情绪的递进。

在贾玲看来,这个故事是完整的,因为她是当事人,即使只是片段,她脑海中也能勾勒出整个故事。可作为观众,你前期没有把这份感情为何感人,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铺垫好,我就会觉得后面的回忆和大哭有点强行煽情了。

不过,的确有两个镜头让我有所触动。一个是李焕英不假思索地冲过去接她家宝的时候,我真的看到了一名母亲的伟大;另一个是李焕英在医院隔着窗户的那种急迫,母爱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因此,整体看来,这部电影更像是一封信,一封女儿写给母亲的信,读信人与写信人看着信便能泪流满面,拿给别人看时,有些人觉得只是些琐事罢了。不过,贾玲本来也只是想借此来怀念她的母亲,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也是正常。

聊到这部电影,除了上面这些,关于贾晓玲试图重新安排母亲人生的这个点,我认为也是因人而异吧!不少女生在看完《你好,李焕英》后表示,如果能穿越到妈妈未嫁时,她们会做出和贾晓玲一样的选择,拼尽全力也要改写妈妈的命运,为她换个老公。

可是,我不想,因为我爸对我妈,对我们都挺好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再者,就像李焕英说的那样,你怎么知道你的母亲真的不幸福?而且,凭自己的感觉去为别人做选择,和我们眼里父母强迫我们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有什么区别?

想那么多有的没的,不如珍惜现在和父母相处的机会,好好孝顺父母,觉得父母太苦了,就自己更加努力一些。

标签: 你好 一个 属于 故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