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这么久,功夫片最后的王牌终于反击
听说,国产功夫老了?
看一看这几年的国产动作片,打戏越来越流于浮夸:出手之前,动不动就转十几个圈,再配合花式慢镜头,让人看得身心俱疲。
真功夫,真的要绝迹国产片荧幕了?
但这个功夫硬汉,凭什么让我口干舌燥、五肢充血,肾上腺素加速分泌,紧紧盯住荧幕不敢眨眼?
就问你,被一直美式冲锋枪指着,你能干啥?
对普通人来说,只能乖乖举手,投降。
但对于功夫高手来说,意味着拳风来往,偷梁换柱,等到对方抠动扳机,弹夹已在他手,接着抛出、起脚、飞踢,不仅逃出生天,更转败为胜。看下时间,不到四秒。
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如此身手,只不过是这场动作盛宴的开胃小菜。
不过是他,就难怪了。“中国最后的功夫明星”赵文卓,终于——《反击》。
这部赵文卓执导并领衔主演的现代动作电影,已经从大年初四起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
刷完两遍,想说的是:看第一遍,忍不住猛拍大腿,爽了。
看第二遍,又忍不住,动情了。
第一次亲自上场操刀动作片,赵文卓想说的,都在片名里。
但这何止是一个经历过国产功夫片黄金时代的功夫硬汉的反击。
这是国产功夫的绝地反击。
真功夫的反击
提到赵文卓,脑内立即浮现三个字:真功夫。
具体表现为——
黄师傅、霍师傅,以及那个黄金时代的国产功夫片。
但《反击》作为一当代军事动作片,想要赢得新一代观众,必须有两把刷子。
果然,影片全网上线后,听到最多的一个形容词就是——硬核!
动作片,想要观众看得爽,首先剧情要够硬。
更简单地说:别啰嗦,干就完事!脱下长袍马褂,赵文卓这次不再是飞檐走壁的“一代宗师”,而是扮演了一位安保专家,演出了一个在国外工作中遭到竞争对手的蓄意陷害以及同组人员的背叛、恶势力甩锅后,为自证清白绝地反击的故事。
这故事,摆明了,就是拒绝开金手指,走现实风的打怪升级之路。
看故事节奏,从男主被栽赃陷害,被围追堵截,到九死一生之中与三方敌对关系周旋,最后凭一人之力扭转乾坤,将恶势力绳之以法,一路没有废戏,直接飙到大结局。
看动作场面设计,三个字:海陆空。
海上:游艇追击……
陆地:热带丛林中的丛林逃生、枪林弹雨……
空中:空战对决……
用心,体现在每一个场景和细节上,有高科技装备傍身,精彩的动作戏也必不可少,本片讲究的,是真实激烈的身体对抗,拳拳到肉,硬桥硬马。
但不是说,刚猛中就没有巧劲。
高密度的动作戏,不稀奇,最难的是,如何在不断解锁动作戏名场面,例如在逃脱、打斗、追逐、枪战中,让动作场面保持连贯、紧张的同时,在动作段落之间讲好故事。
快节奏叙事+高密度对战,一路火花带闪电的效果,让我直呼好家伙。
并非刀枪不入、而是以血肉之躯上阵的男主,在与对手的决斗中,两人腾空挪移,以现代格斗技巧硬碰,一招一式都令人肾上腺素飙升。
别以为我是直接拿全片高潮戏唬人。更多高能在后头。
从这重重中逃脱,看似安全后,真正的最强对手,才现出真身。
而赵文卓用行动再次告诉观众,真正的硬汉,就是化一切不可能为可能!
电影就像一部加速度的列车,越是接近终场,越是让人感到酣畅淋漓,血脉偾张。
尤为感人的是,电影本身没有为爽而爽,不顾逻辑。
男主从被构陷到找出真相、再到反击的过程,都未被忽略,每一次转折都“胜出有因”。
所谓真功夫,不仅在功夫本身,也在功夫之外。
功夫硬汉的反击
当代动作功夫片作为故事与动作的综合体,不仅得有精彩剧本,有撑得起剧情野心的画面,还得有实打实的动作段落,光是拳拳到肉不行,还要拳拳出众。
在这一点上,《反击》的动作水平,同样够硬!
多年前看赵文卓的功夫经典,印象最深莫过于那些腾挪辗转的真功夫镜头。
功夫给人的震撼,在视觉效果加持下经久难散。
有人说:在港片黄金时代出来的那波功夫明星中,赵文卓独有的动作特点是英姿飒爽、飘逸潇洒。用徐克的话说:做一百套动作都不会重样。
真功夫,当然要来真的。
赵文卓八岁起即向张植彬从师习武;在大学时曾夺得全国锦标赛少年冠军、中国全国大学生比赛全能冠军、全国武术冠军和当选中国国家武英级运动健将等荣誉。擅长于剑、枪和拳术,同时也精通太极拳法。
那些帅气飘逸的武打设计背后,其实都是硬功夫的底子。
中国功夫,并不是好勇斗狠,不同于街头混混打架,也不是黑帮械斗。
一招一式,都有名字,也有来路。
但功夫硬汉的新挑战是:如何将赵式功夫,融入现代战场?
答案是:与时俱进。
动作片发展至今,其武装装备与格斗战术本就是因时而变,不会墨守成规,从冷兵器对决到现代的飞机枪炮、再到新一代的无人机、机器人运用等,将真功夫融入当代军事化水平中,才是《反击》最大的尝试与突破。
要突破,就直接把作为新科技作战装备的"飞行翼放进电影。
据专业人士讲,此类"飞行翼"装备在目前国际军事领域中仅有3个,并且还未在任何军事行动中使用过,在此前的影视作品中也从没有公开亮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