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向世界输出的中国IP宇宙?《唐探》系列真的配吗?
文|令狐伯光
2021年春节档已经告一段落了,但是各部电影的“战争”却如火如荼。
那边《你好李焕英》一方在庆祝,这边《侍神令》《哪吒重生》导演发文感慨。
而2021年春节档第二名的《唐人街探案3》(下称《唐探3》),两在这边又整了个官方发布会,导演陈思诚回答了诸多问题。
什么承认电影有诸多问题,再到拍《唐探4》会让刘德华出场演Q之类的。
而中国春节档票房争夺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也把因为“疫情”电影院关闭的外媒羡慕得不行,连续发过好几次新闻。
最近外媒评价《唐探3》是“第一个向世界输出的中国IP宇宙”。
实话实说,《唐探》系列放到当前的中国商业类型系列片中,无论是从电影本身,还是电影外的种种东西,它确实是中国商业类型系列片的一个标杆了。
但是真的做到第一个向世界输出的中国IP宇宙——
陈思诚的《唐探》真的做好了准备了吗。
好莱坞大片缘何能传播全世界
经过2021年的春节档,七部电影的竞争证明了。
中国商业电影确实越来越成熟,至少在商业片上确实发展很快。
但是别说好莱坞商业电影比较了,哪怕与韩国商业电影比都有很大的差距,而美国商业大片为什么能够传播到全世界呢?
因为欧美文明数百年的强势,各个行业领域都是标杆。
这个背后就是欧美文明近几百年来,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等方方面面的强势,这些保障了文化的输出。
不过,这里我们单独从商业电影领域出发。
美国商业电影很早就有,比如什么特效好的电影,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特效放到现在都不过时。
但美国商业系列大片的标志性作品,还是1977年的乔治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
这个系列奠定了美国商业特效大片的基础,然后诞生了《异形》《终结者》《侏罗纪公园》等等商业系列特效大片。
这些商业系列特效大片基本都满足了这些基础。
首先、影视工业是绝对的基础
这个必须得拉满了,甚至对于影视工业有着较大的影响。
1977年诞生的《星球大战》,对于太空歌剧和科幻电影影响巨大。
1979年的《异形》,对于太空恐怖科幻影响深远。
后来的《侏罗纪公园》对于史前恐龙文明影视风格的影响,再到后来的科幻《终结者》《黑客帝国》,奇幻片《指环王》《加勒比海盗》,漫威超级英雄等等。
当然,还包括《007》《速度与激情》类动作片都是大特效的电影。
其次,演员塑造出的经典荧幕形象
这种影响深远的商业系列大片,除了一些特殊的电影主角不是人类。
比如《侏罗纪公园》里的绝对主角是各种各样的恐龙,《变形金刚》里的绝对主角是“博派”和“狂派”的机器人们。
绝大多数商业系列大片,演员和角色的荧幕形象是文化输出的重要符号。
比如《星球大战》系列里的三大主角,哈里森·福特的汉·索罗,凯丽·费雪的莱娅公主,马克·哈米尔的卢克·天行者,在欧美可是家喻户晓的经典角色。
当然,《星球大战》系列在中国人气一般,很多普通观众只怕听都没听过。
那《碟中谍》系列里汤姆克鲁斯的伊森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