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艺术 > 春节档这块肥肉没那么好啃

春节档这块肥肉没那么好啃

时间:2021-02-15 13:15:05 来源:互联网

大家可能都有这个感觉:今年春节档票价特别贵。在北京五环外,初三之前没有一家有60元以下的票,80元则买不到热门影院的非热门票,排头两位的影片在普通厅黄金时段票价都摸高到100元以上,你还买不着。

▲北京一家影院的春节档票价

以前印象中五六十块能看个春节档,也贵,薅点票补之后看两三部片子还能承受。通常看片至少得俩人吧,看前买个饮料,看后吃个便饭这是基本配置,这样怎么也得三四百块,今年这票价,一般人的预算最多也就看两部,我看有人晒了五场电影票根,下面一片啧啧艳羡,除了精力,主要是佩服有钱。

▲岳云鹏一天连看六部春节档,他应该是还人情债

2019年的春节七天,票房占全年近8%,今年特殊,去年春节档生生消失,今年很多片方豪赌疫情能够控制住,憋了两年不得憋个大的——尤其是唐探。人们无法流动,庙会取消,看电影成了春节最重要的消遣,但春节档真是块大肥肉吗?现在看来也未必。

今年春节档的七部电影,有个与以往不同的特征:除了《熊出没》(幼儿动画片本来就是蝎子拉屎——(独)毒一份,其他片强弱都不会影响它的票房),其他电影都有所谓的雷区,即有些观众会因为某个人某件事不看这部电影。

唐探系列有融梗争议。《唐人街探案2》里那个老外医生在办公大楼里盖了个奇诡宏大的道坛,参考了陈国富的《双瞳》,以前看《双瞳》时这一幕的确非常震撼,是最大的亮点,但因为《双瞳》实在太恐怖了,传播力度比较小。

▲大厦内的道坛场景

上:《唐人街探案2》;下:《双瞳》

陈思诚本人的绯闻从第一部时就不太影响口碑,观众会默认演员的道德水平需要比导演高。但《你好,李焕英》的宣发就不敢提陈赫,一直有人问含赫量高不高,还有流言说沈腾只拍了一周,出场八分钟。海报上只有沈腾、贾玲和张小斐,那是用沈腾来吸路人好感的。之所以用陈赫,是因为他是原小品的重要角色。

另一个负面是有过一个话剧《曾经5》的演员几年前发微博说李焕英小品与他们雷同,但《曾经5》也是用了陈可辛电影《新难兄难弟》的故事架构,要说像,没人比《乘风破浪》更像。穿越到什么程度,用了哪些内容算抄袭,有些一目了然,有些不好界定,个人感觉穿越回父母年代这个设计,由于使用得太多,已经像密室杀人一样,无法算作独创了。

▲上:《新难兄难弟》;下:《乘风破浪》

《侍神令》有个戏份很多又贯穿线索的配角屈楚萧,这个电影是2018年开拍,那时《流浪地球》还没上映,屈还是小透明,没想到他在电影大爆后的一年多里出了多桩负面事件。先是和女演员共游红螺寺又火速否认,然后被另一位女孩爆料疑似家暴和SM,他是起不来了,他涉及的项目也难以处理。《侍神令》不但海报不放他,连片头都没有他的名字,但这也无法阻止观众认为他戏份超标了。

《刺杀小说家》和《人潮汹涌》没有太大的雷,但有人会因为不喜欢杨幂和万茜选择不看。

这里面,只有《李焕英》靠口碑和陈赫戏份的确不重要的事实完全翻转了差评,其他都有一定影响。

如果不是在春节档,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监督的目光,可能不会有互黑的水军,但春节档选择众多,又要合家欢,观众一点点糟心都不想忍耐,道德标准就高于其他档期。

经过这几年试验,春节档基本形成了某种模式。

首先是稳,质量差上不了牌桌,覆盖面窄也拿不到入场券,最好是豆瓣七分多的电影。《流浪地球》、《红海行动》貌似没有遵循这个规律,但实际它们的内核还是短视频受众所喜欢的。但前期弱势片想靠口碑逆袭,又不能四平八稳,必须有个能让观众深深记住,能成为谈资的长项,哪怕其他方面有缺陷。李焕英有结尾反转,流浪地球是第一部国产外太空片,红海有实弹感,长项能刺激观众激情打高分,给其他未入场观众形成参考。

▲中国电影票房总榜

《流浪地球》与《红海行动》暂列3位和5位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其次是热闹,视听效果堆积在一起,喜剧永远第一卖座,唐探由于开创了喜剧+推理,独霸了三次春节档,今年是下滑了,但它仿佛订制式春晚,很明显是工业产品而不是个人作品。不然为什么它一点春节元素也没有却非要在春节上映呢?

还有不能和热门片撞型,要有很强的宣发网支持,今年的《人潮汹涌》就是个比较倒霉的例子,评分仅次于李焕英,但排片奇低,如果放在别的档期未必会输得这么惨。

▲《人潮汹涌》导演饶晓志发微博求排片

导演现在才求排片已经晚矣,“深燃”财经号节前有报道说为了增加排片,每家片方都给单个影院送八千到一万的入场费,因为都是光线出品,《人潮汹涌》想把去年《姜子牙》已经送过但没上映的钱算上,院线不答应,它的排片就特别少,后来加码到一万四,它口碑又没有达到“卧槽”的程度,一切已来不及。

▲《深燃》文章《拦截》

《流浪地球》当时也是依赖前期大规模点映先把口碑造了出去,当然如果口碑不好就翻车了。

每部片子几乎都有票务平台和院线投资,既是荷官又是赌徒,《人潮汹涌》这种普通玩家逃不了被作弊的命运。

从质量上讲,我个人觉得它不低于《送你一朵小红花》,当然后者有易烊千玺前一部作品积累的观众期待,更比《温暖的抱抱》强太多,但那两个元旦档电影一个14亿,一个8亿。就不该以为有刘德华就有进春节档的妄想,演员对票房的影响微乎其微。

春节档群众的注意力最多放在两个电影上,而元旦到春节有一个漫长的空档,这期间大家还是要看电影的,但是又没什么选择,很容易杀疯了。《误杀》都不是元旦上的,是元旦前十几天,因为突然来了疫情,这个电影一下子成了院线里惟一能看的片子,挂了好久,票房也有13亿。

▲《误杀》票房曲线,上映一个月后单日仍有1400万票房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可是片方似乎滞后,并不重视元旦,全把精力放在暑期、十一和春节,十一是献礼片的天下,普通电影很难分羹,暑期是个好时候,但今年暑期刚复苏,很多片子畏怯,导致《八佰》这个完全不适应暑期的电影拿到去年最高的30亿票房,那些没反应过来的都来春节挤。

去年的春节档如果延迟到今年,基本都要赔。《囧妈》上流媒体并不只是字节给的钱多,应该也很清楚它在春节档是没有突破重围的力量的。

▲2020年春节档预售,《囧妈》排第三

《夺冠》、《紧急救援》、《急先锋》、《姜子牙》都改档了,成绩远不如预期一是因为质量,二是恰恰过于模式化,三是他们在去年春节前花过一轮宣发费,再次宣发已经无力造势。

《紧急救援》是《红海行动》的翻版,红海火是因为它在同期类型特别,没有竞品,那种枪弹扑面而来的真实感第一次看比较震撼。但票房掩盖不了它的问题:剧本约等于没有,刺激久了视觉疲劳,《紧急救援》视效弱了,导演不擅长的感情戏增加了,结果是必然的。

《流浪地球》也是题材占优,故事薄弱,题材优势只能用一次。

成龙的《功夫瑜伽》曾经在春节档有17亿,但它值17亿吗?这部电影透支了成龙数十年的信用,并在接连几部质量不佳之后将他逐出了春节牌桌。

《姜子牙》想重复哪吒神话,最后在国庆拿了16亿,年度季军已经不少了,它要在去年春节上,真不一定能拿到这个数。

重复的故事也发生在《捉妖记2》身上,成功一次很容易让片方主创都发昏,以为实力到了,事实上大部分春节档票房冠军都是平庸的电影。

类似的困境还有周星驰、宁浩、徐峥等不少导演,当你操控一个很大的盘子,并希望它能拢住大多数人时,第一次运气好赢了,血厚的还有第二次,但事不过三,同样的招数不能再使了。《唐探4》、《流浪地球2》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本身春节档的掣肘多,投资方多,要规避的风险多,宣发时要下的决心大,它或许蛋糕大,但也没那么容易让你吃到。

▲《流浪地球2》预告海报,提前预定2023春节档

绝大部分在春节牌桌上赢过的导演并不是实力一骑绝尘,号死了老百姓的喜脉,而是透支了半生运气、口碑和观众的信任,在春节档赚大钱的人也很容易被下一个春节档打懵。

电影票房很大程度是撞运气,这个运气里包括质量、舆论环境、社会痛点、同期题材,一个导演很难反复拥有好运气,一个演员也很难永远拥有老百姓的喜爱,近几年是沈腾,但他会不会像当初的黄渤一样,表演方法被看腻了,渐渐失去票房号召力?应该会有那么一天。

我觉得以后制片方要竞争春节档,还是要动动脑子,如果只是重复之前的盈利模式就不要试了,大概率要输。

去年票房第七名《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导演不认识,主演李鸿其、李一桐有什么号召力,甚至你都不会听说过这个片子,它和《前任3》一样,把营销主阵地放在抖音,票房悄没声息卷了五个亿,对比它的投资,完全是赚翻了。

这片子上映在垃圾时间段,8月尾,宣传打的是七夕情人节,但这天不放假,过这个节的人也不多,实在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档期,就是当时影院里只有《八佰》,观众想看点轻松的没有其他选择。是不是能给拼春节档的凤尾们一点启示呢?

标签: 春节 这块 肥肉 那么

分享到: